1937年,15岁女红军被敌人抓住,正要被砍头时,一名敌军官走过来,摸摸她的脸:“她,我要了。”说着,一把将她扛起来,转身就走! 河西走廊的山塬上,十五岁的女红军吴珍子被绑在一根木桩旁。 当马家军刽子手,准备动手时,一名敌军官走过来,在刑场上摸摸她的脸:“刀下留人!” 1922年,吴珍子出生在在西北一个赤贫的农家。 童年的家庭环境并不好,甚至全家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为了给家里换回几斗救命粮,年幼的她被父母给邻村一户地主家做童养媳。 在地主家的深宅大院里,她成了最底层的奴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好在,苦难并未磨灭她眼中对光明的渴望。 1933年,红军西路军来到了她的家乡。 这支队伍打土豪、分田地,宣传男女平等、穷人翻身做主的道理,瞬间点燃了吴珍子心中压抑已久的希望。 她决定剪掉象征束缚的长辫,偷偷逃离了地主家,追上了行军的队伍,成为西路军妇女独立团里年纪最小的一名战士。 在部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尊严和归属。 看到前线伤员缺医少药,她主动要求加入卫生队。 从最初面对伤口的手足无措,到后来能熟练地清洗、包扎、喂药,她以惊人的毅力和细心,赢得了伤员和战友们的信任与喜爱。 然而,革命的征途布满荆棘。 1937年初,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强敌围攻,损失惨重。 在惨烈的突围战中,吴珍子所在的妇女团被凶悍的马家军骑兵冲散、分割。 她和许多战友不幸被俘,被押往马家军的牢狱。 落入魔爪的日子,是真正的炼狱。 马家军对待被俘的红军,尤其是女战士,手段极其残忍。 敌人企图用酷刑撬开她们的嘴,获取红军的情报。 吴珍子虽然年纪最小,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韧。 鞭子抽在身上,她却没有喊出过一声。 敌人恼羞成怒,变着花样折磨她,而她遍体鳞伤,几度昏死过去,却始终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 她的沉默和倔强,激怒了敌人,也招致了更疯狂的报复。 同牢房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被拖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每一次牢门打开的声音,吴珍子都知道,自己的时刻也快到了。 当1937年深秋那个寒风刺骨的下午,她被押往刑场时,心中反而一片平静。 看着战友们倒在血泊中,她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却无力反抗。 她以为死亡是终点,却没想到,那声突如其来的“刀下留人”,将她拖入了比死亡更可怕的深渊。 喊话的人,是马家军的一个参谋长,名叫韩德庆。 此人四十多岁,身材魁梧,脸上横肉丛生,满眼淫邪与算计。 他走到吴珍子面前,粗糙的手指捏住她的下巴,强迫她抬起头。 他上下打量着这张虽然布满伤痕和污垢,却依然难掩清秀与稚气的脸庞。 他咧嘴一笑,宣布:“她,我要了!” 话音未落,他猛地弯腰,将瘦小的吴珍扛在肩上就走了! 吴珍子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拼命挣扎,踢打,嘶喊:“放开我!” 但她的反抗在韩德庆的手臂下显得如此徒劳。 韩德庆对她的哭喊充耳不闻,扛着她离开了刑场,走向他那间散发着烟酒和腐朽气息的房间。 一进门,韩德庆就将吴珍子重重地摔在土炕上。 他反手锁上门,一边解着军装的扣子,一边用淫邪的目光扫视着角落的少女。 就在韩德庆狞笑着扑上来的瞬间,吴珍子眼角的余光瞥见了炕桌上一杆铜制水烟枪! 她猛地推开压上来的韩德庆,抓起烟枪,用尽力气朝韩德庆眼睛狠狠戳去! 韩德庆捂着眼睛,鲜血顺着指缝汩汩流出! 他抽出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脸地朝着吴珍子疯狂抽打! 他要慢慢折磨她,让她生不如死! 他唤来卫兵,将吴珍子拖出房间,扔进了后院的柴房里。 就在她意识模糊的时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进来迅速关上了门。 她是韩德庆家的帮佣,大家都叫她韩婆婆。 韩婆婆看着地上伤痕累累的少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半块杂粮饼和一小葫芦清水。 她蹲下身,将水喂到吴珍子的嘴边,又把饼子塞到她手里,“娃快吃点,喝点攒点力气。” 吴珍子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贪婪地吞咽着清水和食物。 韩婆婆快速说道:“这姓韩的不是人,专祸害女娃,你不能再待这儿了,会没命的!” 观察了几天后,半夜守卫最松懈。 吴珍子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她哽咽着问:“婆婆,您为啥要救我?” 韩婆婆粗叹了口气:“我也有个闺女,要是她还活着也该你这般大了。” 原来,韩婆婆的女儿多年前也被马家军的人糟蹋后逼死了。 后半夜,韩婆婆打开门锁,搀扶起吴珍子。 她带着吴珍子,在夜色穿行,避开了巡逻的哨兵。 吴珍子紧紧抓住韩婆婆的手:“婆婆,您的大恩。” 韩婆婆推了她一把:“快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吴珍子带着满身的伤痛和韩婆婆给予的生的希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在荒原上艰难跋涉。 几经辗转,终于在一个多月后,找到了失散的红军队伍。 归队的那一刻,她扑倒在战友们的怀里,失声痛哭。 主要信源:(江山文学网——《珍子传奇》)
1937年,15岁女红军被敌人抓住,正要被砍头时,一名敌军官走过来,摸摸她的脸:
炎左吖吖
2025-07-22 14:10: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