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肚子疼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2 01:34:32

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肚子疼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主要信源:(民族复兴网——先后击退敌人九次进攻的英雄潘天炎) 1932年湖北枝江的山沟里,有个叫潘天炎的孩子出生了。 他家穷得叮当响,十岁那年爹被日本兵抓去当壮丁,因为不肯干挨了顿毒打,回家没钱治病就咽了气。 没过多久娘也病死了,小小年纪的潘天炎只能出去给人家帮工,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可这些苦反倒把他磨成了硬骨头,小小年纪就学会自己扛事。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到处乱抓壮丁充数。 才十七岁的潘天炎也没躲过去,被抓去当了兵。 也是他命里有福气,两个月后碰上了解放军。 战士们看他瘦得跟麻杆似的,以为是没爹没娘的孤儿,把自个儿的干粮分给他吃,晚上站岗还给他披棉大衣。 这份情谊让潘天炎铁了心跟着共产党走,当场就报名参了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潘天炎所在的38军接到入朝命令。 小伙子高兴得直蹦高,可指导员看他瘦小枯干还总闹肚子,硬要留他看家。 潘天炎急得眼圈发红,直接闯进营部拍胸脯保证:“您瞧我这肚子早没事了!” 营长被这股倔劲儿打动,破例带上了这个“小病号”。 谁也没想到,这个总闹肚子的瘦小子,后来竟成了让美军闻风丧胆的人物。 1951年1月的鼎盖山打得昏天黑地。 美军出动整整一个团,十几辆铁王八开道,炮弹把山头都削平了三尺。 潘天炎所在的机枪班打得枪管通红,硬是扛住了两百多敌军的猛攻。 后来他们换防到泰华山阵地时,原先驻守的五连已经打得只剩血人了。 刚接防不久,美军又发起第六轮冲锋,副班长中弹被抬下去,弹药也快见底了。 千钧一发之际,潘天炎想出个绝招,把六颗手榴弹捆成炸药包埋在路上,盖上破军帽伪装,拉根麻绳当引线。 几个战友抢着要留下拉引信,最后还是潘天炎留下,他个子小藏在大青石后面不容易被发现。 这招请君入瓮果然奏效。 美军看见阵地上扔着破军帽,以为志愿军撤光了,一窝蜂挤在埋炸药的地方欢呼。 潘天炎猛拽麻绳,轰隆一声把二十多个鬼子送上了天。 可这还只是开胃菜,更绝的在后头。 部队接到转移命令时,潘天炎正蹲在战壕角落解手。 等提着裤子回来,阵地上空荡荡连个人影都没有。 还没等他琢磨明白,山下黑压压的美军又冲上来了。 换别人早撒腿跑了,可潘天炎记得军令如山,没接到撤退令就得死守阵地! 瘦小的身影在战壕里来回穿梭,先甩出十几颗手榴弹压住敌人攻势,又冒险爬出阵地捡回两箱弹药。 最绝的是他冲着山下大喊:“敌人上来了!准备手榴弹!” 六个摸上来的美军吓得趴地扫射,他早绕到背后扔出两颗手榴弹。 后来两个排的敌人轮番冲锋,他边跑边扔集束手榴弹,硬是扛到援军赶来。 打扫战场时数出三十多具敌军尸体,伤者近百人。 这竟是这个总闹肚子的十八岁少年独自完成的壮举。 潘天炎的事迹传开后,“青年英雄”的称号传遍全军。 文工团把他的故事编成快板《青年英雄潘天炎》,出版社画成连环画,连报纸都用整版报道。 1953年他更光荣地受到毛主席接见,这份荣耀够他们枝江老潘家念叨几辈子。 1957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他照样拼命,老百姓都夸他是“活着的烈士”。 可惜常年劳累拖垮了身子,1973年才四十一岁就病逝了。 如今枝江立着他的纪念碑,年年清明都有红领巾来献花。 这个当年总闹肚子的小战士,用生命写了本教科书,告诉后人什么叫“人在阵地在”。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