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批乌专家放弃高薪诱惑,也要来中国?中国给的别人给不了。中国军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乌克兰专家也有一份功劳?当年,一大批乌克兰专家放弃西方的高薪诱惑也要来中国,因为中国给了别人给不了的东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得从苏联解体那会儿说起。1991 年苏联一解体,乌克兰虽说继承了苏联 35% 的军工家底,什么航母、导弹、发动机应有尽有,可国家穷得叮当响,连军工专家的工资都发不起。黑海造船厂的工程师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买面包,不少人只能去街头摆摊卖二手零件度日。 中国瞅准这个机会,从 90 年代开始主动出击。那时候中国军工基础薄弱,正憋着劲搞技术突破。咱们没像西方那样只砸钱抢设备,而是直接派人坐一个星期火车去乌克兰 “挖人”。国家专门启动了 “双引工程”,给引进的专家发国家级 “友谊奖”,各省也跟着设立地方奖。乌克兰专家奥坚科・沃洛德梅尔、科瓦连柯这些人,就是那时候带着全家老小来中国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瓦列里・巴比奇。这位老哥在黑海造船厂干了一辈子,参与设计过 “瓦良格” 号航母。苏联解体后,他在乌克兰连图纸都买不起,中国直接把他请到大连造船厂。2002 年 “瓦良格” 号拖回中国时锈得跟废铁似的,巴比奇带着当年偷偷藏起来的设计图,手把手教中国工程师怎么拆解、怎么改造。后来 “辽宁” 号航母能下水,他功不可没。更绝的是,他还培养了一批中国造船人才,现在大连造船厂的技术骨干,好多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 乌克兰 “曙光” 机械设计局的专家也了不得。他们造的 UGT-25000 燃气轮机,是苏联军舰的心脏。中国跟他们谈技术转让时,乌克兰政府连电费都交不起,咱们直接用轻工产品换设备 —— 用一火车皮羽绒服、暖水瓶,换回了整套生产线图纸。中国工程师吃透技术后,搞出了国产燃气轮机,装在 055 型驱逐舰上,现在这军舰在海上跑起来,比原装货还稳当。 西方不是没抢人,美国、德国开出的工资比中国高两三倍,可乌克兰专家为啥不去?因为中国给的东西别人给不了。首先是尊重,咱们把专家当老师供着,实验室随便用,项目经费敞开批。乌克兰导弹专家来中国后,发现自己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风洞实验,在这儿能随便做。其次是安全感,西方给高薪但没长性,2014 年克里米亚危机时,好多在西方的乌克兰专家说被解雇就被解雇。中国不一样,只要项目有前景,十年八年都支持。最关键的是,中国给他们 “重生” 的机会 —— 在乌克兰,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摸不到新航母,到了中国,能亲手把 “山东” 号、“福建” 号送上天。 当然,中国也不是光靠别人。乌克兰专家带来的技术,咱们都得拆成零件研究透。比如苏 - 33 舰载机的原型机,中国工程师拆开后发现,苏联的液压系统落后,但气动布局精妙。咱们保留精华,换成国产电子设备,搞出了歼 - 15。现在歼 - 15 在 “福建” 号上电磁弹射起飞,比原版苏 - 33 还厉害。 不过也有遗憾。当年中国想买乌克兰的图 - 160 战略轰炸机和马达西奇公司的发动机技术,美国跳出来威胁乌克兰:“敢卖就制裁你!” 乌克兰扛不住压力,把图 - 160 拆了,马达西奇也收归国有。这让中国在战略轰炸机和航空发动机上吃了亏,运 - 20 还得用俄罗斯发动机,歼 - 20 的 “心脏病” 也没彻底治好。 但总体来说,乌克兰专家的贡献实打实。没有他们,中国航母可能得晚十年下水,055 驱逐舰的燃气轮机还得看外国脸色。现在中国军工能从 “跟跑” 变 “领跑”,乌克兰专家是铺路石。更重要的是,这段合作让世界明白:技术不是谁家的私产,真心换真心,才能走得长远。就像巴比奇退休时说的:“在乌克兰,我是个快被遗忘的老工程师;在中国,我是个能让梦想成真的造舰人。” 这,就是中国给的答案。
为何大批乌专家放弃高薪诱惑,也要来中国?中国给的别人给不了。中国军工能取得现在的
探修説
2025-07-21 17:15: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