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外籍人员装“工人”企图偷渡入境!民警问了一个问题立马现原形 总有人心存侥幸,想在边境线上演一出“蒙混过关”的戏,以为穿上特定“戏服” 躲过检查就能非法出入境。 可惜,在咱们移民管理警察的火眼金睛下,再高超的“伪装”也注定穿帮。 清晨天刚亮,广西凭祥边境的国道检查站车流稀疏。一辆普通面包车缓缓停下,车窗摇下时,露出八张戴着黄色安全帽的脸。 橙色的反光背心在晨光里格外醒目,司机探出头说:“都是附近工地的,赶着上工呢!” 执勤警察走近观察,发现这些人虽然穿着工人装束,眼神却飘忽不定,有人紧张地搓着衣角。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时,八个人口袋里空空如也。 “你是哪里人?”警察随口问靠窗的男子。“广西的。”对方脱口而出。“广西哪里?”追问声刚落,车里突然陷入沉默,所有人面面相觑,竟无人能说出一个广西地名。 精心设计的伪装,在简单问话下瞬间瓦解。 调查结果令人意外:这八名“建筑工人”全是企图非法入境的外籍人员。司机交代,特意准备了安全帽和反光背心当“护身符”,以为这身行头能顺利过关。最终司机被刑事拘留,八名偷渡人员依法受到处罚。 这些伪装者总把边境当成表演舞台,却不知再高明的演技也经不起专业审视。 凭祥检查站的警察靠细致观察和关键提问,就从躲闪的眼神和“广西人不知广西地名”的矛盾中识破了骗局。 类似的偷渡花样层出不穷。在四川某口岸,有个中国男子把头发染成金色,苦学几句蹩脚英语,拿着他人护照想冒充外国人。 结果边检警察三句话问下来,他就紧张得满头大汗露了馅。广西防城港的移民警察更上演过“无间道”,假扮成偷渡组织者引蛇出洞,把三个听信“境外高薪招聘”的年轻人当场抓获。 边境守卫不仅是抓偷渡,在广西百色,移民警察连续蹲守十几天,最终从偷渡者厚厚的衣服夹层里搜出1.4公斤海洛因。毒贩自以为藏得天衣无缝,却不知早已进入警方布控网。 从毒品走私到人口贩卖,各类跨境犯罪都在严密防线前纷纷落网。 国门守卫既有雷霆手段,也有暖心时刻。台风“韦帕”袭击南沙港时,巨浪中一艘驳船上的中国船员腿部骨折。 当时港口已经封航,但南沙边检立即启动应急方案:提前办妥船舶检查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协调医院待命,仅仅十分钟完成通关,担架顶着狂风将伤员送医。 船员被抬下船时,哽咽着说了十几遍“谢谢”。 这种效率背后是制度优势。当国外某些边境地区因法律冲突陷入混乱时,中国边检始终坚持法律刚性与生命至上的统一。 对违法者“零容忍”,对受困者伸援手,这正是中国移民管理的鲜明特色。 边境线不是表演场,法律尊严不容挑战。从凭祥检查站的智慧盘问到南沙港的台风救援,从缴获的毒品夹层到假工人的安全帽,移民管理警察用专业素养守护着国门安全。 他们的火眼金睛让各种伪装无处遁形,他们的快速反应为危急时刻打开生命通道。 随着偷渡手段不断翻新,边检警察的查缉技术和应急能力也在持续升级。智能查验系统提高效率,绿色通道机制保障民生,既守住法律底线,又彰显人文关怀。 警徽闪耀的国门线上,安全与尊严始终是最坚实的屏障。 参考资料:藏毒花样再多,也难逃民警“火眼金睛”——搜狐新闻
“看哭了!”四川,30岁的男子因为被裁,在家待了两个月还找不到工作。没想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