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中方的同志加兄弟。 7月8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突然召开紧急发布会,一口气宣布制裁5家中国企业,理由说得斩钉截铁:“这些企业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零部件,间接参与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但这话细究起来全是漏洞。乌方放出的证据照片里,所谓的“军用零件”其实就是国产民用无人机上的通用芯片,在全球电子市场随便就能买到。反而是这步棋走得相当耐人寻味。 这时候把矛头对准中国,与其说是真要追责,不如说是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要知道,美国给乌克兰的军援最近开始缩水,泽连斯基政府急需制造新的舆论焦点向美国施压。挑中国下手最“安全”,既不会真的得罪美国,又能摆出“打击俄盟友”的强硬姿态,简直是一举两得。 更讽刺的是,乌方嘴上喊着“反对军援俄罗斯”,却对美国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欧洲媒体扒出,俄军坦克上用的不少光学仪器,零件供应商是美国德州的一家科技公司。乌克兰怎么不敢去制裁?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能决定军援流向的只有美国,拿中国当靶子,不过是在递投名状罢了。 另一边,中国喊了多年“同志加兄弟”的东南亚邻居越南也突然翻脸了。7月7日宣布对中国钢材加征27.8%反倾销税。可上个月越南总理访华时,刚跟中方签下12项合作协议,涉及铁路、光伏等多个领域,当时握手合影的热度还没散去呢。 这翻脸速度背后,是美国给的“胡萝卜加大棒”。此前美国对越南的转口贸易加征40%的惩罚性关税,这相当于直接戳中了越南的命门。为了自保,越南只能拿中国开刀。他们算得挺精,钢材是中国对越出口的大宗货物,加税既能向美国表忠心,又能保护本国刚起步的钢铁产业。但他们忘了,中国是越南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国,越南的家电、汽车制造业用的钢板,60%都来自中国。加税之后,越南企业的生产成本至少上涨15%,最后还是得自己买单。 说白了,这两个国家的动作,看似孤立,实则不过是被推到前台的马前卒罢了,美国躲在后面坐收渔利。既打击了中国的外贸,又测试了盟友对自己的忠诚度,顺带还能卖一波武器和能源。乌克兰拿制裁中国换军援,越南靠加税讨好美国,看似得了眼前的好处,实则透支了自己的信誉。 对中国来说,这两记“突袭”虽然来得突然,但并非毫无应对之力。乌克兰的制裁名单里,被点名的企业多是中小型科技公司,在乌克兰的业务规模本就有限,真正的经济损失并不大。但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态,要求乌方立即撤销制裁,否则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而越南这边,中国作为其最大贸易伙伴,手里的牌显然更多。2024年中越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越南的农产品、电子产品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要是越南继续在关税问题上玩火,中国完全可以在水果进口、基建合作等领域施压,让越南尝尝“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这两场制裁暴露了美国在亚太战略上的力不从心。当年靠岛链封锁、盟友围堵就能压制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的中国,经济韧性早已今非昔比,2024年GDP总量突破20万亿美元大关,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就算美国怂恿几个小弟搞小动作,也动摇不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真正的战略定力,永远掌握在有实力的一方手中。
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中方的同志加兄弟。 7月8日,乌克兰
楚兰七问
2025-07-20 22:5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