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香近臭,家家都是这样的
只要和老人一起生活,那生活上面的摩擦是避免不了的,自然老人就会习惯这种方式,一旦和儿女分开住,儿女偶尔回来一趟,老人会十分感动,做好吃的准备起来,这就是现状,为何别人看到的都是不孝子呢,因为生活有摩擦,分开了就不会了,人言可畏的道理,自己长期暴露在老人的生活之中,生活习惯方式是很难磨合的
古人的孝经上都说,立身行道扬名后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出去闯荡一番事业有所谓为,给国家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最大的孝才是正常父母最愿意看到的。整天待家里啃老那算哪门子孝。
这就像相邻两家公司,每年春节来临时,一家公司给员工发了点米面油水果之类,价值不过二三百元。另一家给每位员工发三千元购物卡(或等值现金红包)。在外人看来,前者公司红火,员工节日福利不错,让人羡慕;而后者静悄悄,员工节日福利差,公司肯定不咋滴。比如一个家庭,啥啥都有意拿出来高调炫耀,这种家庭最多可以爆发一阵子,但绝对不会长久的!
浩月当空
是真的,事实就是那样
用户10xxx17 回复 08-29 17:41
哪些女儿忙前忙后 结果过世后房子给大儿子的事还少吗?
浩月当空 回复 08-29 18:31
那是你没做到位,所以你活该被骂,我父母从头到尾都是我赡养
爱无所谓
我可以告诉你确实如此,一点不假,
曾话爱一生
很多是这样。贴身照顾的人日复一日总难免有不周到,零零碎碎都是怨;一年见不着几次的,在经年累月的思念和想象中点点滴滴都是好。那种喜欢磨人的老人表现特别明显。
枫い
虽然说百善孝为先,但是自古忠义两难全,一边是年迈需要照顾的父母,另一边则是重要经济来源的工作,再大的恩情,也是需要建立在物质面包之上。如果没有了经济来源,拿什么来尽孝?说话难听,但事实如此…
用户16xxx06
照顾好自己 别让父母太过担心就是最大的孝,父母不指望你能在他们病时能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只要你过得好 他们闭眼也会笑
用户12xxx55 回复 08-11 23:24
分人,当你不是父母喜爱的那个孩子,你过得不好无所谓。但父母喜爱的孩子过得不好,简直死不瞑目,甚至恨不能把其他孩子的血供给那个孩子吸。
大侠燕南天
直接说自己家,我爸公职人员在外地历练,我妈是深圳企业家,我奶奶在广西那时患病需要人照顾,我妈是托关系安排了高级病房,请了三个护工阿姨照顾我奶奶,用的药都是医生说哪个好就用哪个根本不在乎钱,然后村里人一堆说我们一家不孝顺,因为他们觉得我爸应该辞官回广西照顾我奶奶,我妈应该把深圳的公司厂房都卖了回广西照顾奶奶,这才是他们觉得的孝顺,好在我奶奶知道谁对她好,理解我爸妈,甚至还怼我们村的那帮村民。
你说可爱不 回复 08-30 10:39
他们不是不懂,他们希望你父母辞工回去照顾,然后没有了工作变成和他们一样贫穷。
洋洋 回复 08-30 23:35
搬离开那个村吧!
后会无期
远香近臭!大部分儿女和老人都是这种关系!
10xxx88 回复 08-25 19:30
那就说明你还不够孝顺,至少算不得“一年到头,勤勤恳恳,贴心照顾,出钱出力”
铛铛铛铛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上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用户15xxx95
深有体会,就是这样,但是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怎么沟通!老人是通情达理之人,无话可说,人老了没有一个是通情达理的,有吧,很少……矛盾不可避免!哎!!!
流转之径
那是因为远的已经脱离掌控了,所以才会哄着。你看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家庭,老人是不是掌控欲都特别强?不管谁对谁错,只要你不顺着他就不行。
只是朱颜改
成年人的孝道,是你成长的速度必须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让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久病无孝子,只是你没钱请护工,专业还比你耐心,而你只需要给他们找好的医疗资源,兄弟姐们轮流看。
as0878zsh
在家里不代表不上班的啊!我今年在家呆了半年,花了好几万,在家里爽歪歪,就是费钱💰
长长的北极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长期照顾卧床不起的老人,不说远的,近点的人知道你这样,都是夸口称赞的,并不是你们说的某些个案
高恒
虽然不想承认,奈何事实如此啊!
Jessica
天天在一起总有摩擦,偶尔回来一次见到的都是好的
水清石出鱼可数
现实中 这就是大多数的普遍情况
难舍难分
不!城里人这样,我们乡下人不是!谁好谁坏平时的领里都看的清!
三生石旁叹三生
知足吧到底是个儿子!那全国那么多大孝女怎么说?
as0878zsh
多做多错啊!两个人总有摩擦,难得回来一次,自然和谐了
艇王
物以稀为贵[捂脸哭]
月下听禅
不仅是远香近臭,还有重男轻女
用户11xxx53
没错,就是这样的
老廖
都很孝顺啊。
舟楫
扯淡呢,谁都不是傻子
人生若初见
我奶三个子女,老大在另一个省,老二在另一个市,我妈老三在同一个市。我奶独居请了个保姆照顾,我妈基本上一周去两三次,我二舅一般是一个月回来看两次次,大舅一般是半年或一年回来一次。当然,三个子女还是很孝顺,难得回的一般就多掏钱。我奶了去世前那几年,脑子已经不太灵光了,老是疑神疑鬼,怀疑保姆偷鸡蛋偷板凳,气得保姆换了好几个,我妈去劝,劝多了就怀疑我妈偷,我妈气得发晕两人就对吵,老太太对我妈就不安逸了。老二又回来劝,好开始还好,次数多了老二也无语了。然后给老大打电话哭诉,老大一劝就消停几天,我大舅还挺得意,说老太太还是挺讲道理嘛!我妈一顿喷“你说话不腰疼,要不你回来试试!”。刚好,老大退休了,就回来照看老妈几个月。刚回来那几天挺好处,一个月不到我大舅就从我奶那边搬到我妈家里,不停的揉胸口吃降血压的药,“这老太太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再住一块,我估计得先走了。”……后来,找了个耳背的保姆,听不见,才算消停。
强哥乐呵呵
都这样
用户10xxx95
还真是这样子[抠鼻]
想想就好
各色人等皆有,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