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蚊子入侵我国五十年,它究竟从哪来?为何会令人闻风丧胆? 花蚊子老家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但它们天生爱“折腾”,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货运越来越频繁,这些蚊子找到了最完美的“搭车工具”:进口水果的包装箱、废旧轮胎的积水、甚至花卉盆栽的土里,都能藏着它们的卵。 1985年,美国首次发现花蚊子,1990年,它们跑到非洲;现在,除了南极洲,全球70多个国家都有它们的身影,200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直接给它们颁了个“奖”——世界100种最糟入侵物种之一。 在中国,花蚊子的扩张堪称“暴走模式”,最早它们只在云南、广东“安家”,后来借着高速公路和铁路网一路向北。 更绝的是,它们还能“蹭车”:藏在鸟类的羽毛里、附在汽车的轮胎上,甚至跟着候鸟迁徙的路线“免费旅游”。 花蚊子为啥让人这么恨?银色普通蚊子靠闻二氧化碳找目标,花蚊子却能“嗅”到人体散发的乳酸、氨气,甚至能“挑食”,虽然科学家说血型影响不大,但被叮过的人都知道,O型血的人简直像“移动自助餐”,更气人的是,它们飞起来几乎没声音,等你感觉到痒,包已经肿得像馒头了。 而且抗药性堪比“小强”,东南亚国家上世纪90年代就用杀虫剂对付它们,结果反而帮它们练出了“化学免疫”,现在部分花蚊子种群能把杀虫剂当“补品”吸收,喷再多药都没用。 繁殖能力堪比“生育机器”,一只雌蚊一次能生200颗卵,这些卵在干燥环境下能“睡”半年,遇到水立马“醒过来”孵化,更恐怖的是,它们能把卵产在植物果实里,连鸟的胃都杀不死它们,等鸟把果实拉出来,卵还能继续发育,堪称“蚊界蟑螂”。 花蚊子的危害远不止让人痒得抓狂,它们是登革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者”。 2014年,中国登革热病例暴增到27219例,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花蚊子“送”的,更可怕的是,它们还能“遗传”病毒,感染病毒的母蚊能把病毒传给卵,后代一出生就是“带毒体”,简直比“僵尸病毒”还恐怖。 花蚊子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类和自然“互相伤害”的例子,我们享受全球贸易的便利时,也付出了生态失衡的代价,我们用杀虫剂消灭害虫,却意外造就了更厉害的“超级蚊子”,这场“蚊灾”提醒我们:防控入侵物种不能只靠事后补救,得从源头预防。
还以为是自己听力退化了,原来是蚊子进化了
【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