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生产线为什么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其实原因很简单: 你说把生产线给巴基斯坦,他们能干啥?最多就是“代工组装”,把中国运过去的零件拧拧螺丝、焊焊接点,最后拼出一架歼-10,但战机最关键的发动机和雷达,他们根本造不出来。 这就像富士康组装了20年苹果手机,从iPhone4到iPhone15,零件装得比苹果自己还熟练,但芯片和系统还是得找台积电和高通买,为啥?因为造芯片需要光刻机、需要材料科学、需要几十年技术积累,这些可不是“看图纸就能学会”的。 中国航空工业也是这么熬过来的:2000年的时候,我们连第三代战机发动机都造不出来,只能买俄罗斯的AL-31F;2010年,涡扇-10B通过数字化控制技术,把寿命追平西方。 到了2025年,涡扇-15批量生产,推力18吨,让歼-20能超音速巡航,这背后是砸了多少钱、试了多少次、死了多少脑细胞才攒出来的技术,巴基斯坦现在工业水平连我们20年前都不如,就算把生产线给他们,他们也只能造出“空壳子”。 巴基斯坦是中国“铁杆盟友”,这话不假,但巴国内亲美、亲土耳其的势力也不少,2023年就出过幺蛾子:巴方把中国枭龙战机的技术泄露给土耳其,结果土耳其转头就仿制出“可汗”战机,还卖给了阿塞拜疆。 歼-10的技术更敏感,它的氮化镓雷达能看400公里,霹雳-15导弹能“发射后不管”,这些技术比印度“阵风”的雷达和导弹领先一代。 要是生产线给了巴方,以土耳其的“山寨能力”,5年内就能搞出“低配版”,再通过美国技术升级,反手就能卖给印度,到时候中国空军在南亚的“代差优势”就没了,巴方自己也得面对更先进的对手,这不是坑朋友吗? 中国军工的算盘打得精着呢:技术保密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靠“代际碾压”在军贸市场赚钱,现在巴基斯坦还在研究歼-10,中国已经量产歼-20、试飞歼-35了。 印度花88亿美元买法国“阵风”,结果被歼-10C打得找不着北,这就是“体系化作战”的威力,不是靠买几架先进战机就能追上的。 卖整机比卖生产线赚钱多了,2025年,埃及、塞尔维亚这些国家都放弃买法国“阵风”,转而排队求购歼-10C和枭龙Block3。 为啥?因为中国战机便宜、好用,还能提供全套维护和升级服务,要是把生产线给巴方,他们自己造出来的战机,质量肯定不如中国原厂,价格还可能更低,到时候中国军贸的生意不就被抢了吗? 有人说中国“不够意思”,但现实是:技术保密关乎国家生存,美国连盟友都防得死死的——F-35战机的数据链,英国、日本想看都得“申请访问权限”。 芯片制造设备,荷兰ASML公司连维修工程师都得美国批准,中国要是对巴方开放歼-10生产线,等于把“命根子”交到别人手里,万一技术泄露,未来面对的可能是更先进的印度或美国战机,到那时,中国连“紧急调拨现役装备”的底气都没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供应链效率比美国还高,这种“体系优势”,让我们能快速迭代技术,始终保持领先。 巴基斯坦要是真想强大,与其盯着歼-10生产线,不如学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毕竟,工业进阶没有捷径,只有“苦练内功”才能破局。 技术是“国运”,不是“人情”,中国今天的“不妥协”,恰恰是为了明天能更可靠地守护盟友。
不要看不起印巴空战,西方已经慌了千万别小觑那场印巴空战的分量。巴基斯坦空军的歼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