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越南。 2025年6月25日,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吸引了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代表。越南总理范明政以越南经济发展的成就为切入点,强调全球经济复苏中发展中国家的困境,随后将话题转向中国。 他明确表示,中国作为亚洲经济的核心,有责任为越南等邻国提供更多支持,尤其是在高铁建设、技术转让和市场开放等领域。 他的发言中提到,2024年越南出口额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60%的对美顺差得益于中国产业链的转移,凸显了越南对中国经济的依赖。 范明政的讲话并非简单求助。他特别提到跨境铁路项目,认为这是越南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并希望中国提供更多无偿援助。 他还指出,中国在越南的投资已占其外资总额的28%,2024年中国企业在越南的工厂雇佣了超过50万名当地工人,为越南的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他的言辞中隐含着一种逻辑:中国既然是区域经济龙头,就理应承担更多“义务”,帮助越南实现发展目标。这种说法表面上是合作倡议,实际上却带有一定的道德压力,试图通过国际场合的发言来推动越南的利益诉求。 越南的立场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自古以来,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书法、建筑到节日习俗,都带有中华文化的痕迹。 然而,近代的法国殖民和美国战争让越南对外来势力既渴望合作又保持警惕。越南的教科书中,常常将中国描绘为“扩张威胁”,甚至在网络上流传着“越南击败中国”的虚假历史叙述。 范明政的发言延续了这种复杂心态:一方面希望借助中国的经济实力推动越南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国际舆论施加压力,以获取更多单方面的利益。 范明政的发言迅速引发了媒体关注。越南国内媒体大肆报道,部分网民甚至重提所谓的历史“胜利”,为他的立场造势。 与此同时,中国媒体保持了克制,强调合作需基于平等互利。中国代表团在会后讨论中指出,范明政的讲话忽略了中国对越南的巨大贡献,比如2024年中国企业在越南的工厂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生产线上的纺织机和电路板组装设备几乎昼夜不停。 中国对越南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已经为越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范明政的发言却试图将这种合作包装为中国的“义务”。 这种策略并非越南独有。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常常采取类似的“弱者逻辑”。例如,菲律宾一边寻求中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援助,一边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印尼则在1998年排华事件后,转而主动深化对华关系,以制衡西方国家的压力。 这些国家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视为“区域红利”,认为中国理应为他们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多支持。然而,中国的外交政策早已从过去的不计代价转向了强调对等合作的原则,任何合作都需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历史上,中越关系中类似的博弈并不少见。1974年西沙海战后,越南曾向中国发送“贺电”,感谢中国“夺回黄沙群岛”,但中国随后减少了对越援助,表明了对单方面索取的不满。 1979年的边境冲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底线:不欺负弱小,但也绝不容忍挑衅。范明政的达沃斯发言,可以看作是越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试探,试图通过国际舞台的压力来获取更多利益,但这种策略的效果显然有限。
欧盟金融大棒砸伤自己人?不许与俄合作,欧盟制裁2家中国银行,不到24小时,中方霸
【7评论】【1点赞】
很哇塞
越猴们,我们又不是没帮助过,省吃俭用的那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