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

红梅初来护 2025-07-19 15:24:59

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7月8号那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突然召开紧急发布会,宣布对宁波博林机械、苏州易可得精密等5家中国企业实施“全面封杀”,理由是这些企业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零部件,间接参与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

这话乍一听挺唬人,可仔细一琢磨全是漏洞。乌方放出的证据照片里,所谓的“军用零件”其实就是国产民用无人机上的通用芯片,这种东西在全球电子市场随便就能买到,连西方援乌装备里都少不了“中国制造”,怎么就能断定是这五家中国企业提供的呢?合着按乌方这逻辑,要是在战场上捡到中国产的塑料布,是不是还得指控中国提供军用帐篷?

再说了,被制裁的5家企业每年对乌销售额加一块儿才92万美元,还不够乌克兰GDP的0.03%,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真要追责,分明是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最近,美国给乌克兰的军援开始缩水,泽连斯基政府急需制造新的舆论焦点向美国施压。这时候挑中国下手最“安全”,既不会真的得罪美国,又能摆出“打击俄盟友”的强硬姿态,简直是一举两得。

但中国这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我们不会主动参与冲突,更不会给冲突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说白了,这事儿跟中国压根就没关系!

欧洲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扒出俄军坦克上用的不少光学仪器,零件供应商竟是美国德州的一家科技公司。乌克兰怎么不敢去制裁?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能决定军援流向的只有美国,拿中国当靶子,不过是在递投名状罢了。

越南这边,更是把“见风使舵”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7月7号,越南工贸部突然宣布对中国热轧钢征收23.1%-27.83%的额外关税,生效日期还倒签至前一日,连在越中资法务都惊呼“这明目张胆违反国际规则”。

可就在上个月,越南总理访华时刚跟中方签下12项合作协议,涉及铁路、光伏等多个领域,当时握手合影的热度还没散去呢。

这翻脸速度背后,是美国给的“胡萝卜加大棒”。此前,美国对越南的转口贸易加征40%的惩罚性关税,这相当于直接戳中了越南的命门。为了自保,越南只能拿中国开刀。

他们算得挺精,钢材是中国对越出口的大宗货物,加税既能向美国表忠心,又能保护本国刚起步的钢铁产业。

但他们忘了,中国是越南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国,越南的家电、汽车制造业用的钢板,60%都来自中国。加税之后,越南企业的生产成本至少上涨15%,最后还是得自己买单。更讽刺的是,越南高端钢自给率不足20%,制裁后反而要向日韩高价采购,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这两个国家的动作,看似孤立,实则不过是被推到前台的马前卒罢了,美国躲在后面坐收渔利。既打击了中国的外贸,又测试了盟友对自己的忠诚度,顺带还能卖一波武器和能源,简直是双赢。

而乌克兰拿制裁中国换军援,越南靠加税讨好美国,看似得了眼前的好处,实则透支了自己的信誉。乌克兰农业部预估农产品出口收入暴跌20%,农民开着中国捐赠的拖拉机抗议政府;越南制造业成本激增,外资撤离加速,部分工厂考虑迁回中国。这场制裁闹剧正走向讽刺结局,美国通胀率因供应链混乱升至6.2%,民众抱怨“制裁让我们买不起自行车”。

中国自然也不是吃素的,立刻打出“精准反制组合拳”:暂停进口乌克兰玉米小麦,击中其最脆弱的粮仓(乌农业占出口41%);叫停基辅物流中心、赫尔松铁路升级项目,掐断战后重建资金流;钢铁企业借区域贸易规则转道柬埔寨,关税直降15%;中企集体退出越南“关税陷阱”,转向印尼青山工业园建厂,主打的就是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说到底,这两国的制裁就像一场滑稽的木偶戏,背后的操纵者是谁一目了然。乌克兰和越南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一点甜头,但从长远来看,失去中国这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他们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利益的博弈,可要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就出卖自己的信誉,那可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啊。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1
2025-07-19 17:08

乌克兰封杀? 俄会不会收购生产武器或关键设备的中企或其他国家在华企业,或者俄秘密返还部分中国故土而在故土上建立工厂作他用途,以供俄国内安全防卫

红梅初来护

红梅初来护

国际军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