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败俗”?2023年,陕西一女子婆婆去世后,公公始终闷闷不乐,于是她和老公想

万象解析所 2025-07-19 13:41:48

“伤风败俗”?2023年,陕西一女子婆婆去世后,公公始终闷闷不乐,于是她和老公想了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妈妈和公公黄昏恋成家,双方都有个照应。 “我就是觉得他们俩能搭个伴,互相有个照应,这日子不就暖起来了嘛”,陕西的李女士说起自己撮合妈妈和公公的事儿,语气里满是轻松。谁也没想到,她这个“大胆”的想法,竟在2023年的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讨论风波。 李女士的婆婆在2022年底因病去世,那之后公公老王就像丢了魂儿,以前爱去公园下棋、每天把自己拾掇得利利索索的老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饭桌上常常盯着一个地方发呆,晚上也总说睡不着。 李女士和老公小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小王私下跟妻子叹气:“我爸这状态,总这么下去身体可咋好?” 巧的是李女士的妈妈张阿姨,早在几年前就因丈夫离世一直独居,张阿姨性格开朗,退休后没事就爱跳广场舞,可回到空荡荡的家,也难免觉得冷清。 那天李女士去妈妈家送水果,看妈妈正对着老伴的照片发呆,心里猛地一动:“妈和爸都是一个人,他俩要是能凑在一起,是不是既能互相照应,也能让两个孤单的人都有个伴?”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李女士自己都愣了一下,她把这事跟老公小王一说,小王先是瞪大眼睛,接着一拍大腿:“这主意好啊!我咋没想到!”可真要实施起来,两人都有点犯难,毕竟一个是亲妈,一个是亲爸,这层关系怎么开口? 后来小两口一合计决定先不把话说破,而是创造机会让两位老人多接触,周末李女士“顺路”把妈妈接到自己家吃饭,特意让公公也过来;饭后借口“小区新开了家糕点店”,拉着两人一起散步;家里灯泡坏了,李女士让妈妈“正好在这,帮我看看我爸会不会修”……一来二去,两位老人熟络起来。 张阿姨发现老王手特巧,家里的小物件坏了,他捣鼓几下就能修好;老王也觉得张阿姨做饭香,尤其是那碗西红柿打卤面,让他想起过世的老伴又暖又酸。 有次张阿姨感冒,老王骑着电动车跑了三条街给她买止咳糖浆,回来时满头大汗,却笑得像个孩子:“这药效果好,你快喝了睡一觉。”张阿姨看着他,眼里也泛起了泪花。 这样的细节多了,李女士和小王心里有了底,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周末,小王斟了两杯茶,递给爸爸和张阿姨:“爸,张阿姨,我和我媳妇琢磨着,您二老要是不嫌弃,就搭个伴过日子吧。家里热闹,我们也能常回来看看。” 老王愣了愣看看张阿姨,又看看儿子儿媳,眼眶一下子红了,张阿姨也别过脸,悄悄擦了擦眼角,没过多久两位老人就领了结婚证。 这事传到网上后,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点赞:“这才是真正的为老人着想,比那些只知道送养老院的强多了!” 也有人疑惑:“亲家变成老伴,子女见面不尴尬吗?”还有人羡慕:“我爷爷奶奶要是能这样,我得少操多少心!” 更有人调侃:“这算不算新型‘资源整合’?双方父母直接‘合并重组’,太秀了!” 其实在李女士看来这事没那么复杂,她说自己就是想让两个孤单的人能互相暖着,“我婆婆走了,我公公没人陪;我爸不在了,我妈也没人疼,他们俩在一起,吃饭有人搭话,生病有人递水,我们当子女的,也能更安心工作。”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黄昏恋”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这样打破传统亲属关系的结合,还是让不少人感到新奇。 可说到底老人的幸福从来不该被标签束缚,无论是“老来伴”还是“重组家”,只要能让孤单的灵魂找到依靠,能让冷清的屋子透出暖意,又何必在意旁人的眼光?毕竟爱与陪伴,本就是最温暖的答案。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要是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像李女士一样,为父母的幸福“勇敢”一次吗? 信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女子婆婆去世后,把娘家妈妈接过来和自己还有公公一起住,公公也愿意和娘家妈妈组成新家庭,可亲朋好友很多说闲话。

0 阅读:191

评论列表

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

1
2025-07-19 14:26

张阿姨?不是丈母娘吗?

万象解析所

万象解析所

解析万象,解读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