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报道可知,7月我国先后遭遇了乌克兰和越南在企业上和关税上的制裁,可谓是丝毫没有任何的预兆。 乌克兰这次制裁了14家中国公司,理由是这些企业涉嫌帮助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这个决定看似突然,但其实有迹可循,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一直在制裁俄罗斯,而中国企业在这中间的角色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被乌克兰制裁的这些中国企业,之前已经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了,所以乌克兰这次的举动,更像是配合西方盟友的行动。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宣布制裁前几天,乌克兰刚刚拒绝了中方提出的和平会谈邀请,这一连串动作说明,乌克兰现在的外交政策明显是在向西方靠拢。 越南这个与中国年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邻国突然对中国钢材征收最高37%的关税,并对部分化肥加税,虽然表面理由是保护本国企业,但实际动机可能更为复杂,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做法反而没那么令人意外。 一方面,越南现在正积极和欧美国家搞好关系,对中国强硬一点可以当作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中越在南海问题上一直有摩擦,这次可能是越南在表达不满。 最耐人寻味的是,越南总理在加税后不久就来中国访问,这种"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做法,充分展现了小国在大国之间周旋的智慧。 这两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乌克兰选择站在西方一边,越南则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盘。 现在全球产业链正在重组,各国都在想办法减少对别人的依赖,越南加税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乌克兰制裁是想切断俄罗斯的军事供应链,这种把经济手段当武器的做法,正在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规则。 这两件事给中国提了个醒,在国际交往中,不能太依赖所谓的"特殊关系",越南的突然变脸说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并不一定能保证政治上的友好,中国企业"走出去"时要注意分散风险,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乌克兰的制裁显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面临更大压力,这要求中国在复杂局势中运用更灵活的外交手段维护利益。 国际关系的现实性在此显现,越南虽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却仍能迅速转变立场,这表明仅靠经济纽带并不足以维系国家间关系。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重新站队,小国反而更会在大国之间玩平衡,对中国来说,与其指望别国念旧情,不如把自己的实力搞得更强,毕竟在国际上,让人不敢惹的实力,比指望别人念旧情要可靠得多。 这也提醒我们普通老百姓,看国际新闻时要多思考背后的利益关系,别被表面的说法迷惑了。 国与国相处如同商场买卖,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恒久的利益今朝因利益契合可成挚友,携手共进,他日若利益相悖,便可能反目成敌,激烈交锋,但若未来利益交汇,又能化敌为友,再度合作,关系亲疏,全看利益所向。
俄罗斯军事专家:美国现在才明白,中国是天然的超级大国。现在美国国内其实也在反思,
【6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