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算是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刻进DNA里了——说好的985光环呢

素衣舞雪翩 2025-07-19 07:41:44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算是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刻进DNA里了——说好的985光环呢?在体制内二本面前,居然成了“背景板”! 江苏提前批分数线一出来,围观群众下巴都掉了: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这俩“体制内预备役基地”,分数线居然干过了上交、同济!历史类里,前者641分,后者640分,把上交的634、同济的630远远甩在身后;物理类更猛,657分的线,除了清北,基本横着走,连港中文645分都得靠边站。 这还不算完。乡村定向教师,甭管啥学校,600分以下想都别想;南京晓庄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学校层次差着辈儿,可投档线愣是咬得死死的。想当警察?600分只是“入门券”,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今年最低604分,比去年涨了30多分,最高都摸到627了——要知道,这分在江苏,上个不错的211绰绰有余啊! 难怪大家疯抢,这些学校简直是“就业保险单”:北京电子科技学院95%当公务员,警校90%以上包分配当警察,上海海关学院更是“入学即入职海关”,乡村定向岗直接带编制。反观那些985冷门专业,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清北本硕跑外卖的新闻,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说起来,几年前我还挺佩服选这些学校的学生,觉得他们清醒。比如有个620分的姑娘,放着211不去选了警校,现在发展得确实不错。但现在看着这么多高分挤破头,突然有点担心:这不会是“集体抄近道”抄到沟里去吧? 人多的地方容易踩塌,这话放志愿填报上也合适。以前这些体制内二本分数低、性价比高,现在高分扎堆,性价比早就打了折扣。要是本身是块璞玉,为了求稳早早钻进“舒适区”,把眼界框在一个小圈子里,真的划算吗?这些学校再好,跟985的平台比起来,视野和资源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往远了说,经济这东西跟过山车似的,8-10年一个周期。今年入学的学生,4年后毕业是2029年,读个研就到2032年了,谁知道那会儿经济会不会回暖?要是真像日本那样低迷几十年,公务员也未必是铁饭碗——当年日本年轻人挤破头考公,现在还不是没人待见?咱们二十年前不也鼓励过公务员下海吗? 再说了,危中总有机。当年下岗潮里走出多少企业家?现在新技术、新行业冒头的不少,敢闯敢拼说不定能占个先机。我总觉得,现在的中国越来越看重“长期主义”,真有本事、能坚持的人,迟早能发光。 股市里有句话:大家都觉得好的股票,往往已经涨到顶了。体制内工作现在被捧上天,谁知道十年后会不会反转?说不定到时候,选了冷门985的学生,会感谢当年那个“不随大流”的自己呢? 哦对了,内蒙古那边有个小插曲,说清华法学组投档线637分,比复旦、西交还低。这事儿别太当真,人家是高校专项计划,就招1个人,分数波动大很正常,不算数的哈!

0 阅读:1
素衣舞雪翩

素衣舞雪翩

素衣舞雪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