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如果真敢把苏-57卖给印度,那中国完全有本事直接卡住它的脖子。表面上看,苏

默刃 2025-07-18 21:10:07

俄罗斯如果真敢把苏-57卖给印度,那中国完全有本事直接卡住它的脖子。表面上看,苏-57是俄罗斯引以为傲的五代机,什么“完全自主设计”,实际上里头塞满了“国际零件”,关键部分还真绕不开中国。 先说材料,苏-57的机身和发动机都得用钛合金,这玩意儿轻、强度高,是造飞机的宝贝。俄罗斯原本靠乌克兰和日本进口钛合金,但西方制裁后,乌克兰断供,日本也不卖了。咋办?只能转头找中国。 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和重庆的企业合作,专门生产航空用的钛合金机匣,连国产大飞机都用他们的货。俄罗斯没办法,只能偷偷从中国买钛合金材料,或者引进中国的加工技术。 但中国2024年出台了出口管制政策,明确限制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的出口,俄罗斯想买?得先找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这就好比俄罗斯炒菜没了盐,急得团团转,可盐罐子攥在中国手里。 再看碳纤维,苏-57的机翼和蒙皮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又轻又结实。以前俄罗斯用的是日本东丽公司的T1100碳纤维,制裁后库存快见底了。 中国呢,中复神鹰已经能量产T1100级别的碳纤维,性能不比日本差。但中国出口管制里也把碳纤维列进去了,俄罗斯想从中国买?门都没有。没了碳纤维,苏-57的机身强度就得打折扣,隐身性能也得下降,这不是要了它的命嘛。 电子系统更要命,苏-57的雷达、通信设备里塞满了外国零件。比如它的N036雷达,收发单元用的是韩国货,可韩国在美国压力下早断供了。 俄罗斯想换成中国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可中国的雷达技术属于敏感出口物资,得审批才能卖。还有通信系统的校准设备,以前从德国买WA36衰减器,现在只能从黑市淘二手货,性能根本没法保证。 更绝的是芯片,苏-57的航电系统得用先进半导体,俄罗斯自己造不出来,只能通过印度中间商从中国走私。中国要是收紧海关检查,俄罗斯连芯片都没得用,苏-57就得变成“瞎子”。 发动机也是个坎儿,苏-57的AL-51F1发动机还在研发中,现在用的是AL-41F1过渡型号。这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得用高温合金,俄罗斯自己的铸造技术不过关,又得找中国。 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单晶高温合金技术,能让叶片在1700℃高温下不融化,俄罗斯早就眼红了。 但中国把这种技术列为出口管制项目,俄罗斯想买?先拿技术换吧。没了中国的高温合金,苏-57的发动机推力和寿命都得大打折扣,超音速巡航就是个笑话。 最关键的是,中国手里攥着苏-57的供应链命脉。俄罗斯现在生产苏-57,70%的关键材料和设备都得从中国进口,剩下30%要么靠库存,要么靠走私。要是中国铁了心卡住出口,俄罗斯的苏-57生产线就得停工。 更绝的是,印度想买苏-57,俄罗斯答应帮他们改造苏-30生产线,可生产线里的数控机床、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好多都是中国造的。中国要是断了这些设备的配件供应,印度的苏-57组装厂就得变成一堆废铁。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可以找其他国家替代啊。可放眼全球,能提供这些高端材料和技术的国家没几个。欧洲被美国盯着,不敢卖;印度自己还在求中国买歼-35呢;土耳其倒是想掺和,但技术水平差太远。 俄罗斯唯一的出路还是得求中国,可中国会轻易松口吗?别忘了,苏-57卖给印度,直接威胁到中国在南亚的战略利益。中国要是不高兴,随便找个借口限制出口,俄罗斯就得乖乖服软。 说白了,俄罗斯要是真敢把这飞机卖给印度,中国只要轻轻一掐供应链,就能让苏-57变成“半成品”。到时候俄罗斯不但得赔印度违约金,还得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丢人现眼。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看看俄罗斯现在苏-57的产能就知道了:原计划2025年交付150架,结果到2024年年底才造了不到40架,一大半原因就是供应链卡脖子。要是中国再补上一刀,俄罗斯的五代机神话就得彻底破产。

0 阅读:221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22

用户12xxx22

1
2025-07-19 07:12

苏 57 的量产机型到现在才 27 架,不到 40 架的说法应该算上原型机了

猜你喜欢

默刃

默刃

默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