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杀掉我工兵营22名战士的女匪首赤列曲珍即将被枪决,她听到这个消息后,随即脸色惨白,双腿发软,站不住地,这张照片就是当年赤列曲珍即将被枪决的照片。 凌晨三点,以赤列曲珍为首的叛匪突然包围了区政府,他们举着刀枪,嘴里叫嚣着分裂口号,朝着熟睡中的“支左”解放军和基层干部猛扑过去。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让22名年轻的战士和13名汉藏干部永远倒在了他们守护的土地上。 然而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叛乱其实并非偶然,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旧制度与新民主的正面交锋。 发动这场叛乱的主要头目叫赤列曲珍,她是当时西藏旧贵族的典型代表,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就带着浓重的阶级色彩,贵族、平民、奴隶,这些森严的等级划分深深侵蚀着她的思想。 然而这一切认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改革的推进被彻底打破。当时,中央政府平息了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叛乱,不仅有力的震慑了旧贵族势力,也彻底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农奴制。 百万农奴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人身自由,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种地或放牧,可以进入工厂上班,还可以自由迁徙,甚至有机会读书学习,这样的日子,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百姓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对中央政府和解放军战士也如亲人一般,然而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却深深刺痛了像赤列曲珍这样出身旧贵族的人。 在他们的认知里,农奴是贵族的“所有物”,可现在这些“所有物”却正在脱离自己的掌控,这让赤列曲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与此同时,曾经那些逃到国外的叛乱残余通过秘密渠道,不断向她灌输“恢复旧制”“分裂西藏”的思想,甚至提供了武器支持。 当然,叛乱最终被平息了,可是尼木县的银行被抢,商店被烧,刚刚起步的合作社成了一片废墟。 1970年初,西藏自治区政府在拉萨召开公审大会,赤列曲珍站在审判台上,遭到了百姓们的斥责与怒骂。 当法官宣读判决时,人群里爆发出震天的口号,那是对分裂分子的唾弃,更是对牺牲烈士的告慰。 会后,22名解放军战士被安葬在尼木县的山坡上,当地群众自发为他们立了一块石碑,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英雄永在,山河铭记。” 如今的尼木县,青稞田连成了金色的海洋,高速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当年被烧毁的学校变成了漂亮的教学楼。 信息来源: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 王敬轩: 《尼木往事》 文|墨海 编辑|史叔
1970年,杀掉我工兵营22名战士的女匪首赤列曲珍即将被枪决,她听到这个消息后,
热点洞察角
2025-07-18 15:3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