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年,陆游娶了表妹唐婉,洞房花烛夜,陆游在唐婉耳旁说:一会吹了蜡烛,我可就不是你表哥了,该改口了”,只见唐婉低下头,娇羞的笑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陆游与唐婉的结合,原是门当户对的佳话,他们同属官宦世家,亦为表亲,自幼一同长大,陆游才华横溢,少年成名,唐婉亦聪慧秀雅,诗词歌赋皆有造诣,两人的情感在日积月累的相伴中悄然萌芽,终于在1144年结为夫妻,那年陆游二十岁,唐婉十五,一对凤钗作为婚信见证了这场两情相悦的姻缘。 新婚之初,夫妻琴瑟和鸣,日子如诗如画,陆游每日攻读典籍,唐婉则为其磨墨斟茶,闲时共赏书画诗词,两人不仅情投意合,更在文学上互为知音,唐婉之词才颇受陆游欣赏,曾有人言其所作《钗头凤》,情致凄婉,不逊男儿,那段岁月,是陆游一生中最温柔的时光,而唐婉,也在这段短暂的幸福中投注了全部的深情。 然而,这段婚姻并未持续太久,陆母唐氏自始便对唐婉心存芥蒂,她认为唐婉虽有才情,却体弱多病,久婚无子,对陆家的香火无益,更甚者,陆游因沉溺于家庭温情,对仕途之事略显疏懒,在那个讲究孝道与家族利益的年代,母亲的意志几乎等同于天命,唐氏认为唐婉是阻碍陆游前程的根源,竟请来僧人断言两人八字不合,以此为由要求儿子休妻。 陆游虽不舍,终究难违母命,在父母的双重压力下,他被迫写下休书,将唐婉逐出家门,据传,唐婉离去时神情哀婉,却未有一言责怪,她带走的,是那段被迫中断的情缘,以及难以言说的心碎,陆游虽安排她暂居别院,试图私下挽留,但此事终被父亲察觉,彻底斩断了两人最后的联系。 不久之后,唐婉被改嫁于赵士程,为皇室后裔,赵对她颇为体贴,婚后尽力弥补她的心伤,然而唐婉始终沉默寡欢,虽为人妻,却难忘旧情,她的心早已留在了那段被时光封存的岁月中,与此同时,陆游也另娶王氏,虽生育有子,却始终无法填补内心的空缺,他在诗中屡屡流露出对往事的追悔,字里行间皆是未竟之情。 1151年春,陆游赴任绍兴之际,偶游沈园,彼时园中春色正浓,柳丝拂地,桃花如云,他信步游览间,竟在花影深处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唐婉,她素衣淡妆,眉目清冷,昔日风华虽未全失,却添了几分憔悴,两人四目相对,皆沉默无言,赵士程识趣地离开,留下他们在亭中短暂相对,情感如潮水般涌来,陆游当即在园壁题下那首著名的《钗头凤》,以词寄情,吐露当年种种。 词中写道:“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三声“错”字,几乎将他全部的懊悔与痛苦倾注笔端,唐婉数日后重游沈园,读到此词,悲从中来,随即和词一阕,题于其侧,她写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三声“难”,是她对命运不公的无声抗争,也是对两人不得善终的无奈回应。 这两首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心碎的唱和,它们不仅展现了个体情感的深沉,也映照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桎梏,唐婉的词作之后不久,她便郁郁成疾,于1156年香消玉殒,年仅二十八岁,其生之短暂,如昙花一现,却因那一阕词而永世留名。 唐婉去世后的数十年间,陆游屡屡回忆往昔,他在诗中忆及唐婉的身影,在梦中重返旧日的花园,即使年迈之时,他依旧数次重游沈园,凭吊亡妻,题诗寄思,《梦断香消四十年》一诗中,他写道:“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至死不忘,正是他对唐婉最深沉的告白。 陆游活至八十五岁,身后留下诗作近万首,其中不乏悼念唐婉之作,他一生经历仕途沉浮,报国无门,唯有爱情成了他心底最柔软也是最痛的记忆,而唐婉则如一抹剪不断的霞光,长留于他的诗行之间,成为他生命中永远的朱砂痣。 今日游人至沈园,仍可见那两阕《钗头凤》相对而立,仿佛两人隔着时空,仍在低语,他们的故事早已超越一段私人爱情,成为封建时代无数被礼教束缚的有情人的缩影,在那个“孝道为纲、家族至上”的世界里,个体的情感脆弱得如风中之烛,而陆游与唐婉所经历的,不只是一场被拆散的婚姻,更是被时代吞噬的爱情,他们未能执手白头,却用一首词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
1144年,陆游娶了表妹唐婉,洞房花烛夜,陆游在唐婉耳旁说:一会吹了蜡烛,我可就
品古观今吖
2025-07-18 11:39:28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