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7-17 10:59:18

30多万泰国人涌入中国,却打着旅游的“幌子”,实则另有目的!不吃美食,不参观景点,竟然都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件事...... 就是去逛商场里的泡泡玛特,毕竟它在泰国简直火得离谱。去年泰国曼谷开第一家店时,门口排的队能绕商场三圈,开业当天营业额直接破千万,把当地媒体都惊掉了下巴。 最夸张的是,一个在国内卖99元的盲盒,到了泰国能炒到700元,还经常断货。你想啊,泰国人花大价钱买个塑料玩具,不如直接来中国买划算,一趟机票钱省下来能多买好几个娃。 再看政策因素,从2024年3月开始,中泰互免签证,泰国人拿本护照就能来中国待30天。这政策一放开,泰国旅行社立马推出“潮玩旅行团”,行程里别的没有,全是泡泡玛特门店打卡。 上海宏伊广场那家店,每天都有好几拨泰国旅游团来扫货,店员说光泰语导购就雇了好几个。更绝的是,有些泰国代购直接跟着旅游团来,行李箱里塞得满满当当,出关时连海关都调侃他们是“移动的泡泡玛特仓库”。 有人可能纳闷,泰国人真的不玩景点吗?其实不然。就拿上海来说,东方明珠今年一季度接待的泰国游客比去年多了两倍,豫园、迪士尼这些地方也能看到不少泰国面孔。 但他们的行程安排特别有意思:白天逛景点,晚上直奔泡泡玛特门店,甚至有旅游团把“扫货时间”写进行程单,比参观景点还重要。 成都的情况也差不多,锦里、宽窄巷子都是泰国游客打卡点,但转身就能在春熙路的泡泡玛特店里看到他们排队的身影。 这里面还有个关键因素——泡泡玛特的营销策略。人家早就算准了泰国市场的心思,专门推出穿泰国传统服饰的拉布布限定款,连泰国王室成员都在公开场合拎着拉布布玩偶出镜。 更绝的是,泡泡玛特和泰国旅游局联合搞了个“拉布布奇遇泰国”项目,在曼谷机场搞了个巨型拉布布人偶接机仪式,泰国旅游部长亲自站台,这阵势直接把当地媒体刷屏了。 这种“文旅+潮玩”的套路,让泰国人觉得买泡泡玛特不只是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不过,这里面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泰国海关对携带泡泡玛特入境查得特别严,被查到的话要交20%的关税。可即便这样,还是挡不住泰国人“反向海淘”的热情。 有个泰国留学生在国内花399元买了个拉布布,带到泰国后,同学抢着让她代购,最后她干脆做起了兼职,每个月往返中泰一次专门带货。 更夸张的是,有些泰国游客为了多带点货,专门买个空行李箱来,走的时候塞得满满当当,连纪念品都不带了。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折射的是中泰文化消费的差异。在泰国,泡泡玛特已经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年轻人出门要是没挂个拉布布,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而中国作为原产地,不仅价格优势明显,还能买到全球首发的限量款。 就拿北京环球影城的泡泡玛特主题店来说,泰国游客为了抢一款哈利波特联名款,凌晨四点就来排队,比抢景区门票还积极。 这种“文化输出+价格优势”的组合拳,让泰国人觉得来中国买泡泡玛特,既是消费,也是一种“朝圣”。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影响正常旅游秩序。但从实际情况看,泰国游客的消费其实是双赢的。他们在中国买泡泡玛特花的钱,带动了当地零售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中国游客去泰国旅游也促进了那边的经济。 就像海南,为了方便外国游客购物,专门在免税店和热门商圈布放了能刷境外银行卡的POS机,泰国游客用VISA卡就能直接扫码支付,连兑换现金都省了。这种双向流动,反而让中泰之间的民间交流更活络了。 说到底,泡泡玛特只是个载体,真正吸引人的,是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认同和消费热情。只要这种交流是良性的,说不定哪天咱们也能看到中国游客去泰国抢购当地的特色潮玩呢。

0 阅读:20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