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鲁迅花3000大洋买了一套四合院,邀请弟弟全家入住。怎料,因为弟媳一句羞

小博大史 2025-07-17 09:38:05

这一年,鲁迅花3000大洋买了一套四合院,邀请弟弟全家入住。怎料,因为弟媳一句羞臊的话,弟弟捡起一个香炉砸向鲁迅,并怒道:以后没事别来我家!从此,鲁迅净身出户,被赶出了家门。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冷却的手足情:鲁迅与周作人)

1919年冬天,鲁迅带着全家人搬进北京八道湾十一号的大院子。

这个宅子是他在北京奋斗八年才挣下的落脚处,也是他重振周家门楣的心血见证。

绍兴老宅卖给族人后,这位周家长子便决心带全家在北京重新扎根。

从二月开始跑遍京城看房,直到七月才相中这个带大院的宅子。

许寿裳后来形容那院子大得能开运动会,正好适合三弟周建人那几个满地跑的孩子。

光凑房款就卖了绍兴祖产加兄弟俩多年积蓄,契税中介费合着花了三千六百多块大洋。

接着又是量屋画图、改造门窗、打洋井、装自来水,为两个日本弟媳特意修了日式厨房浴室。

钱不够时他找同事齐寿山借了五百块,光利息就要一分三厘。

整个张罗房子的十个月里,二弟周作人几乎没伸过手。

先是三月回绍兴探亲,四月送妻子羽太信子去日本省亲,后来北京闹学生运动才匆匆返回。

八月再去日本接信子母子回京时,宅子还没装好,鲁迅又花钱给他们另租了住处。

就这样周作人一家五口反倒先住进新宅,而这位大哥11月独自返回绍兴,变卖老家余产,接母亲鲁瑞、妻子朱安、三弟媳芳子母子北上。

直到12月29日那天天寒地冻的日子,三代十二口才算在北京团聚。那年春节的爆竹声里,八道湾周宅飘出团圆饭的香气。

谁料欢喜不过三年多。

1923年7月鲁迅日记里突然出现一句异样记录:“改在自室吃饭,此可记也。”

到8月2日,他带着朱安匆匆搬到砖塔胡同的出租屋。

母亲鲁瑞不明白两个儿子为何翻脸,两个日本媳妇又言语不通,只能三天两头往大儿子住处跑。

看着六十多岁的母亲蜷在朱安床上歇脚,生着病的鲁迅咬牙又开始找房,次年五月在西三条胡同买下个小院奉养母亲。

从此鲁瑞再没踏进过八道湾,而周作人始终对兄弟决裂闭口不提。

这场变故的经济根子早在全家团聚时就埋下了。

鲁迅主动安排由二弟媳妇信子管家。

母亲年迈管不来,妻子朱安不识字,信子便成了当家奶奶。

兄弟俩每月工资加稿费六百多块,放寻常人家能过几年,信子管钱后却月月不够花。

鲁迅认定自己没孩子花销少,每月先拿出五十块接济岳父羽太家在东京读书的孩子,剩下的全数交给信子。

管家徐坤跟他家仅一墙之隔,鲁迅总撞见这管家从墙头往自家递整鸡整鸭。

向信子告状反被埋怨:“为何让他看见?”

周作人更不在意:“换掉徐坤,我还得费心置办衣物,耽误看书。”

信子姐妹逛日本商店像不要钱似的扫货,异想天开在北方养鸭,竟买南方泥鳅来喂。

有次信子刚说家里揭不开锅,鲁迅借到钱跑回家,正撞见汽车载着医生从院里出来。

原来小孩咳嗽也要请名医出诊。

他苦笑着摇头:“我拉黄包车运钱回来,哪赶得上小汽车往外拉钱的速度?”

教育部欠薪让日子更难熬,到最后连徐坤的工钱都发不出时,矛盾终于爆发。

被赶出八道湾的鲁迅大病一场,却渐渐觉出庆幸。

他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里点破现实:“钱是要紧的。”

搬到西三条后,每月俸禄能奉养老母、周全朱安,接济三弟建人,还能买书收藏汉画像砖。

后来和许广平聊起这段往事,这位曾被掏空家底的兄长竟长舒口气:“亏得被撵出来,日子反倒有算计了。”

八道湾那潭浑水,终究装不下两个日本女人的挥霍与周作人的不闻不问。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14

评论列表

夏天行

夏天行

2
2025-07-17 10:16

沾上小日子就没得好,唉😮‍💨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