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白雪宣布和杨坤分手,临别前,她扯下脖子上的项链递给杨坤,说道:“留个

娱记烂番茄 2025-07-17 09:26:47

1996年,白雪宣布和杨坤分手,临别前,她扯下脖子上的项链递给杨坤,说道:“留个纪念吧”!没想到,杨坤转身就将项链卖了800块,多年以后,当他得知女友的消息时,忍不住潸然泪下。   1990年代的北京,街头巷尾混着尘土和梦想,那是一段让无数年轻人又爱又痛的岁月,杨坤就是那批北漂人中的一个,他从内蒙古包头出发,怀里揣着写了一半的歌词和一副沙哑的嗓子,站在北京南站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几十块钱。   他租不起像样的房子,只能住在南城的地下室,屋子低矮潮湿,墙皮脱落,连阳光都透不进来,冬天冷得不行,他用旧棉被裹着自己,听着楼上的水管咕噜作响,白天他到处找演出机会,晚上就在小酒吧唱歌,唱得再卖力,观众也总是三两个,收入少得抬不起头,很多时候,他一天只吃两顿饭,最多就是泡面加一根火腿肠,最难的时候,他连泡面也舍不得泡,直接掰成几段干吃。   那几年,北京的酒吧不少,但愿意给新人机会的不多,杨坤的嗓子特别,带着粗粝的质感,听惯了流行音的老板总觉得他“不够主流”,他唱一晚拿不到几百块,常常靠小费过活,有一次,他唱完歌回到地下室,发现房东把他的东西扔出来了,说他已经欠了两个月房租,他站在风里,看着衣服和吉他摊在地上,什么都说不出来。   也是在那段时间,他遇到了白雪,她也是内蒙古人,和他一样,在北京打拼,白天在舞蹈培训班教小孩跳舞,晚上就在小酒吧做伴舞,她住在东四的一间小屋里,屋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她知道杨坤没地方住,没多说什么,就把屋里唯一的床让出一半,自己睡得靠墙。   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吃饭靠白雪工资支撑,杨坤继续在酒吧唱歌,有时候白雪晚上加班回来,杨坤就给她热一碗方便面,两个人坐在炕上吃饭,用收音机听歌,那时候的北京冬天特别冷,暖气不稳定,他们靠旧棉被和军大衣取暖,日子虽然苦,但他们觉得可以撑下去。   白雪对杨坤的音乐从不质疑,他写歌的时候,她就安静地坐在一边,有时他唱一句,她就点点头;有时她累得睡着,他还在一遍遍改歌词,他的第一把吉他就是白雪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用牛皮纸包着,递给他的时候什么都没说。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生活的压力却没有减少,杨坤的歌依旧没有机会被录出来,演出也不稳定,白雪的工作越来越辛苦,每天早出晚归,工资却没涨多少,她开始感到疲惫,不再像以前那样乐观,她的父母开始催她回家,说她年纪不小了,不该再陪一个看不到未来的男人耗时间,她没有吵闹,也没有抱怨,只是变得沉默。   1996年的一个晚上,北京的风特别大,白雪从外面回来,带了一些菜,炒了几个她最拿手的家常菜,那顿饭吃得很安静,杨坤没多说话,白雪也没多问,饭后,她把自己脖子上的一条银项链摘下来,放在桌子上,那是她从小带在身上的东西,从家乡带过来的,她没说为什么要留下来,也没说以后会去哪里,她只是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安静地关上门走了。   杨坤坐在床边,盯着那条项链看了很久,屋子里冷得像冰窖一样,他却没有动,他知道白雪是彻底走了,那之后的日子,他又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房租快到期了,食物也快吃完,他把项链放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最终还是走进了家门口的当铺,那条项链换了800块钱,刚好够交房租和买几天的吃的。   他从不否认那是他一生中最不愿提起的决定,他也没打算再去找白雪,他觉得自己没脸去面对她,分手之后,他更加拼命地唱歌、写歌,他的嗓子越唱越沙哑,声音里带着一种说不清的痛,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小型演出中,也慢慢有了自己的观众,他知道自己正在靠近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舞台。   1998年,他签约了一家唱片公司,开始录歌,他把这些年写的歌一首一首唱出来,声音里带着过去的影子,2002年,《无所谓》发布,他一夜成名,这首歌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人们记住了那个声音沙哑、眼神坚定的男人,却不知道他背后的故事。   他没有在媒体上提起白雪,也没有在领奖时感谢她,他以为她还在某个城市过自己的生活,也许已经结婚生子,也许早忘了自己,直到2005年,他回内蒙古演出,听一个老朋友说起,白雪在几年前得了重病,已经去世很久了。   他当时正准备上台,手里的话筒突然掉在地上,他站在后台,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一样,他知道,那条项链再也找不回来了,那顿饭后的告别成了他们最后的联系,他曾想把赚来的第一笔钱买回那条项链,但当他真的有能力时,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后来他写了一首歌,叫《雪的梦想》,歌词没有提她的名字,却句句都是她的影子,这首歌在2006年发布,成为了他的又一代表作,每次唱到这首歌,他都会闭上眼睛,仿佛回到那个小屋,回到那个阴冷的冬天,回到她还在的日子。   信息来源:节目——《鲁豫有约》杨坤

0 阅读:1
娱记烂番茄

娱记烂番茄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