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高三考生拒绝保送清华大学,班主任怒斥狂妄自大,后来到了高考冲刺前100天,他又请长假离开学校。高考成绩出炉20天后,全福建为他骄傲! 2009年的厦门,一个高三学生李柘远拒绝清华大学保送名额,震动全校。班主任斥其狂妄,同学议论纷纷,他却立志冲击从未有福建学生考上的耶鲁大学。高考前100天,他毅然请长假,孤注一掷备考海外名校。成绩公布,他落榜国内高校,质疑声四起。然而,20天后,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件改写了一切。究竟是什么让他敢于挑战不可能?他的选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厦门外国语学校以严格管理和优异成绩闻名,2009年正值高考竞争白热化,考上清华大学是无数学子家庭的终极目标。李柘远出生于1991年,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独自抚养他,忙于生计。早年的他叛逆异常,逃课、抽烟、惹事不断,老师视其为问题学生。母亲无奈将其送往乡下外公家。外公是退休教师,家中书架摆满教案和文学书籍。他以耐心引导,教李柘远拆解知识、整理笔记,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李柘远逐渐转变,初中成绩稳步提升,进入厦门外国语学校后,数学天赋崭露头角,摘得全国奥数一等奖。高一时,他在图书馆偶然翻阅杂志,读到詹天佑曾就读耶鲁大学,萌生了申请这所美国顶尖学府的念头,尽管当时福建从未有学生被耶鲁本科录取。 高三上学期,李柘远凭借优异成绩获得清华大学保送资格。消息传开,学校师生一片赞叹。然而,他在办公室宣布放弃保送、目标申请耶鲁大学时,引发轩然大波。班主任怒斥其不自量力,校长亲自劝说,指出耶鲁近百年未招福建本科生,放弃清华无异于自毁前程。同学们私下议论,有人嘲笑其狂妄,有人认为他异想天开。部分老师在课堂上以他为反面教材,告诫学生脚踏实地。 李柘远不为所动,埋头准备SAT和托福考试。他深知耶鲁申请不仅要求高分,还需出色的文书和课外活动。高考前100天,他向学校提交长假申请,决定在家全力备考。教务主任冷淡批准,老师们摇头叹息,部分同学嗤之以鼻,认为他将一事无成。 那100天,他制定严密计划,每天清晨开始学习,攻克SAT数学、阅读和写作。数学是其强项,他迅速完成真题集,梳理错题。阅读部分耗时最多,他逐段分析文章,标注关键词,反复练习长难句。托福听力是弱项,他反复听录音,模仿发音,逐句练习口语表达。词汇量不足,他采用“六步鸡血背单词法”,将单词分组联想,通过造句强化记忆。历史知识点繁杂,他自创“故事想象记忆法”,将事件编成叙事,快速记住关键信息。 备考期间,他每天列出详细计划,涵盖数学、阅读、文书写作。文书耗费心力,他反复修改,力求展现对耶鲁的真诚向往。母亲全力支持,提供生活保障;外公每日检查进度,建议用“鱼骨图”整理知识,分清主次。100天过去,高考成绩公布,李柘远因未专注国内考试而落榜。学校师生一片哗然,有人冷嘲热讽,称其自食恶果。然而,20天后,耶鲁大学录取通知书寄达,附带全额奖学金。他以SAT接近满分、托福116分的成绩,成为耶鲁百年首位福建本科新生。消息传遍福建,学校挂出横幅,质疑声变为赞誉,全省为之振奋。 耶鲁大学经济系的学习生活中,李柘远延续高效习惯,课堂笔记条理清晰,课后钻研模型,成绩名列前茅。四年后,他以高GPA毕业,获高盛录用通知。25岁时,哈佛商学院录取他攻读MBA。导师提出高薪留美机会,他却选择回国。他创立“LEO品牌”,邀请名校学霸分享经验,录制教学视频。《学习高手》一书总结其耶鲁、哈佛经验,涵盖“SMART学习法”等技巧,出版后48小时登顶当当榜首,获教育家朱永新和主持人康辉推荐。他的表妹借鉴书中方法,半年考入211大学。 李柘远的故事证明,梦想与坚持能打破桎梏。他从叛逆少年到耶鲁学子,靠的是科学方法和不懈努力。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在学习或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大胆决定?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与感悟!
高考住亲戚家根本睡不好
【1评论】【2点赞】
图图
关键是学成还回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