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这下美国和欧洲全傻眼了!7月16日,在我们宣布将限制八

世界聚焦点 2025-07-17 00:49:36

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这下美国和欧洲全傻眼了!7月16日,在我们宣布将限制八项电动汽车关键电池制造技术的对外输出之后,立刻就引起了纽约时报的关注。纽约时报对此表示,中国此举这是要巩固中国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已占据的主导地位。 美媒表示,这意味着从自即日起,通过贸易、投资或技术合作等方式将这些技术转移到海外,必须事先获得中国政府的许可。 对于这事,最坐不住的应该就是欧洲了,要知道欧盟刚在去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最高36.3%的关税,结果现在自己的电池工厂突然发现,没了中国的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连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都调不好,生产成本直接暴涨40%。 德国大众在安徽的电池工厂原本计划今年量产,现在因为拿不到中国的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生产线只能停在那里晒太阳,高管们急得天天往中国驻欧盟使团跑,比追债的还勤快。 更尴尬的是欧洲议会那帮议员前脚刚通过决议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后脚就被自家车企打脸,宝马沈阳工厂的工程师发现,没有中国的锂辉石提锂技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矿提炼率连70%都不到,而中国的梯度浸出法能做到95%。 据彭博社统计,欧洲现有电池产能中,超过60%的关键设备依赖中国进口,现在这些设备的技术升级全得卡审批,连比利时的Umicore这样的老牌材料商,都得老老实实排队等中国商务部的许可。 再看美国,那边的情况更热闹。特朗普政府刚签了《美丽大法案》,号称要“让美国再次能源伟大”,结果中国这边一限制技术出口,美国能源部的官员们立刻发现,自己花几百亿美元补贴的本土锂矿项目,因为没有中国的卤水提锂技术,开采成本比从中国进口还高3倍。 有人可能会说,美欧不会自己研发吗?可现实很骨感,日本专利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全固态电池专利布局上,前十全是日韩企业,但真正能实现量产的工艺,还得依赖中国的纳米级涂层技术。 美国能源部去年砸了20亿美元搞电池创新联盟,结果半年过去了,连磷酸锰铁锂的循环寿命都达不到中国企业的一半,更搞笑的是欧盟为了绕过限制,打算花500亿欧元扶持本土技术,结果一核算,光培养合格的材料工程师就得10年,到那时候中国的钠离子电池都该普及了。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权力游戏,中国用美欧当年对付我们的技术封锁手段还了回去,而且更精准,不是简单的出口禁令,而是把核心工艺的知识产权攥在手里,让美欧企业既离不开又绕不过。 当欧洲车企发现,自己花高价买的中国技术专利,现在连升级都得看中国脸色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滋味!

0 阅读:183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83

用户16xxx83

2
2025-07-17 05:14

过来挖人问题就解决了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