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雷军:“你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去创业吗?”雷军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会

历史破局者 2025-07-16 15:57:18

主持人问雷军:“你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去创业吗?”雷军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会!”主持人好奇:“为什么?” 雷军的观点其实很接地气,他认为大学生毕业就创业风险太大,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局限性。咱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绕考试转。你想想看,学生们忙着刷题、背书,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多少?雷军就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提高。” 这话说得挺实在。大学里学的多是理论知识,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能懂算法,但真让他开发一个产品、跑通市场,可能就抓瞎了。创业不是光有想法就行,得有执行力,能把想法落地。可刚毕业的学生,往往连职场的基本规则都不懂,怎么跟人谈合作、管团队呢? 雷军自己的经历就是个活例子。他大学毕业后没急着创业,而是先在金山软件干了六年。从写代码到带团队,他一步步积累经验,摸清了市场的门道。这六年打工的日子,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对他后来创办小米起到了关键作用。雷军说:“在中国真正创业成功的,绝大部分是有经验的人。”这话不是打击年轻人,而是提醒大家:经验这东西,急不来。 其实,雷军不是完全反对大学生创业,他只是觉得时机很重要。毕业后先找份工作,练练手,攒点资源和人脉,再创业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比如他在金山的那几年,不仅学会了技术,还认识了一堆行业大牛,这些都成了他创业的资本。反过来,如果刚毕业就一股脑儿冲进创业圈,很容易栽跟头。雷军提到:“过早鼓励他们创业,可能会让他们误入歧途。”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想想也对,毕竟失败的教训有时候比成功还贵。 除了经验,雷军还强调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家庭支持。他创业的时候,妻子给了他很大帮助。雷军的妻子是他大学同学,不光在生活上照顾他,还在事业上当过“智囊”。他说:“一个好的贤妻,是男人最大的财富。”这话听着有点老派,但道理不假。创业压力山大,如果家里再不支持,很容易崩溃。雷军能专注事业,离不开家庭的稳定后盾。 再往深了说,雷军的观点其实是对中国现状的反思。咱们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毕业时往往空有一腔热血,却没多少真本事。创业成功率跟经验挂钩,有数据表明,有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创业成功率比刚毕业的人高出不少。雷军自己也是靠时间和磨练,才从普通程序员变成商界传奇。 当然,也有人会反驳:那乔布斯、比尔·盖茨不都是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成功的吗?这话没错,但别忘了,人家那时候的环境跟咱们不一样。美国有更成熟的创业生态,大学里就有很多实践机会。而在中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更多,比如资金、资源、市场,全都得从零开始。雷军不是否定年轻人的潜力,他只是觉得,在咱们这儿,慢一点、稳一点,可能走得更远。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9

用户10xxx09

2
2025-07-17 06:49

不说创业,连做好本职都不行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