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若下台,俄欧和好、中俄反目?梅德韦杰夫预测欧洲结局很悲惨” 俄罗斯这几年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焦点,尤其是普京的动向,总被人反复讨论,有人猜,要是普京卸任了,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会不会大变样? 先说俄罗斯国内的情况,普京在台上的时候,俄罗斯的政局稳如泰山,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他背后有个叫希拉维克的派系,都是克格勃出身,手里握着国家安全和军队的大权。 还有一群年轻军官组成的皇俄势力,虽说他们主张扩张,但毕竟经验不足,至于亲西方派,早就被俄乌冲突给清洗得差不多了,现在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普京要是真下台了,权力大概率还是在希拉维克派或者皇俄势力手里,希拉维克派延续强硬路线是板上钉钉的事,皇俄势力说不定还会跟西方对着干,怎么可能轻易和欧洲和好呢? 再说了,俄罗斯欠着欧美银行那么多外债,真要和西方翻脸,债务违约的风险可不小,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战略选择。 再看看俄欧关系,俄乌冲突之后,欧盟确实在努力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天然气进口比例从2021年的44%降到了2024年的19%,德国还建了好几座LNG接收站,从美国进口的液化气一下子涨了120%。 但这就能说明俄欧关系要和好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欧盟对俄实施的经济制裁,把自己也坑得不轻。 德国钢铁厂因为煤炭禁令减产了30%,工业电价涨到每兆瓦时250欧元,比中国高出一大截,俄罗斯呢,反而把原油卖给印度,价格比欧洲低40%,GDP还增长了3.9%。这说明制裁根本没伤到俄罗斯的筋骨,反而让他们找到了新的市场。 而且,欧洲现在还面临着生活成本飙升、极右翼势力抬头这些问题,马克龙虽然连任了,但日子也不好过,梅德韦杰夫说欧洲结局悲惨,虽然有点夸张,但欧洲现在确实是内忧外患,哪有心思和俄罗斯和好呢? 接着说说中俄关系,网上总有人拿历史问题说事,说中俄早晚会翻脸,这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中俄现在的合作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利益基础上的,2024年,中国买了俄罗斯8800万吨原油,价格比布伦特原油低15美元一桶,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价格只有欧洲的1/5,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谁会傻到去破坏呢? 有人说中俄技术合作不对等,俄罗斯90%的芯片依赖中国,中国却只出口了12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这只能说明俄罗斯在技术上有短板,需要和中国合作,而不是要和中国翻脸。 再说了,中俄贸易额连年创新高,俄罗斯境内注册的中国公司都超过9000家了,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也是连年攀升,这种深厚的民意基础,可不是几句挑拨的话就能动摇的。 还有人担心俄罗斯倒向西方后会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桥头堡,这简直是杞人忧天!俄罗斯和西方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根本不可能调和,就算普京下台了,俄罗斯也不可能完全倒向西方。 再说了,欧洲现在对美国是又怕又恨,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真心帮助欧洲,特朗普之前就多次出卖欧洲的利益,要是俄罗斯和欧洲和解了,欧洲在美国眼里就更没价值了,到时候美国说不定会变本加厉地压榨欧洲,梅德韦杰夫说欧洲结局悲惨,虽然话不好听,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中国在俄欧博弈中一直保持着战略平衡,我们积极推动能源多元化,从中东进口原油,从巴西进口大豆,还修了中吉乌铁路,就是为了绕开俄罗斯,降低地缘政治风险,这种战略智慧可不是那些只会喊口号的人能比的,中俄关系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基石,这一点我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所以普京下台后,俄欧和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俄关系也不会因为普京的去留而受到影响,那些整天唱衰中俄关系、鼓吹俄欧和好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被西方的宣传洗了脑。 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些杂音干扰,俄罗斯的未来,终究还是要靠俄罗斯自己来决定,但无论如何,中俄合作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那些等着看中俄反目、俄欧和好的人,注定要失望了。 综合来看,普京下台后的俄欧关系难以和好,中俄关系也不太可能反目,而欧洲则可能面临经济衰退、政治分裂等一系列问题,结局正如梅德韦杰夫预测的那样悲惨,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利益博弈,各国的对外政策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非个人意志。 普京下台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可能会有微调,但大的方向不会改变,因为国家利益的驱动是长期而稳定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各国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在风浪中稳舵前行。
“普京若下台,俄欧和好、中俄反目?梅德韦杰夫预测欧洲结局很悲惨” 俄罗斯这几年一
国际热点溯源
2025-07-16 12:24: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