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和左宗棠当着慈禧的面吵架。李鸿章不屑一顾道:“中国这么大,新疆

蔼鸣 2025-07-15 20:08:32

1875年,李鸿章和左宗棠当着慈禧的面吵架。李鸿章不屑一顾道:“中国这么大,新疆土地贫瘠,丢了又如何?”左宗棠气得满脸紫涨,厉声怒骂:“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有说不要就不要的。” 李鸿章和左宗棠吵的不可开交,慈禧坐在大堂上,皱着眉头说:“不要吵了,哀家的脑袋已经被你们吵得嗡嗡响了。” 眼看事情没有商量出来个结果,左宗棠当场要慈禧来做决定,然而慈禧的意思虽然都赞同了两人,但根本意思还是偏向了李鸿章。 而且慈禧还表示,朝廷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若左宗棠执意收复新疆,那么只能用余下的一点军饷粮草,去办这件大事。 左宗棠当时对朝廷满满的都是失望,但朝廷也确实拿不出来更多钱了。 因为19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都盯紧了中国,而清廷的无力还击,让中国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那个时候,中国有两大困境,一是沿海一带遭遇外国势力威胁,二是新疆一带发生叛乱,沙俄也紧盯新疆,眼看就要失去一大片国土。 当时李鸿章建议,把所有的力量都调到沿海一带,先加强海防再说。他上奏慈禧想把西北的资源和银两也要过来。 但是左宗棠不同意,左宗棠认为,若不管新疆,任由新疆叛乱,那么中国将失去大片国土,到那时中国可能会从内陆瓦解。李鸿章认为,塞防相对于海防困难多了,应该着重注意海防。 起初慈禧是支持李鸿章的,但是眼看越来越多的大臣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慈禧也答应不动左宗棠的兵马粮草,让左宗棠去收复新疆,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清廷可能投入的银两不会太多。 左宗棠答应了,那个时候,左宗棠态度非常坚定,他认为新疆是一定要收复的,就算自己战死,也一定要收复新疆。 但是,当左宗棠真的领兵到了西北后,一个最大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粮草不足,而且西北地广人稀,难以筹集粮食,运输问题也在其中。 而且,就算有机会筹集粮食,军队也没有更多的钱,这可让左宗棠发愁坏了。 不久后,他想了个办法,联系西北地区的一些富商,从那里筹集一些资金。这些富商中,山西商人乔致庸就是其中之一,乔致庸当时给左宗棠了四个字“鼎力相助”。 这也使得,左宗棠利用这些商人的钱,筹办好了粮草,整理了军队,收复新疆的士气也大涨。 还有个商人叫胡雪岩,与左宗棠关系尚好,听闻左宗棠要领兵收复新疆,非常支持,于是不仅自己出资,还帮左宗棠给外国银行借了不少银两,这才让左宗棠减少了忧虑。 最终,左宗棠用了最短的时间,平定了新疆的叛乱。当时新疆因为多年的叛乱,已经出现了经济衰落,百姓生活困难的情况。 左宗棠在战后不回去,一边对新疆布放,以免叛乱再次发生,一边帮助新疆建设,让新疆得以回归正轨。 多年后左宗棠回到了京城,慈禧非常高兴,对左宗棠大大夸赞,而慈禧也终于对左宗棠重视了起来。 不过,左宗棠因为公务太过劳累,1885年福州病逝了。 信息来源:要放弃1/6疆域?69岁老将抬棺应战:寸土不让!——上观新闻2020-09-05 06:27

0 阅读:133
蔼鸣

蔼鸣

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