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通报:退休20年照样会被查,退休也不等于安全,这几种行为照样被查!】“我这

沂蒙山上匹狼 2025-07-15 19:33:58

【纪委通报:退休20年照样会被查,退休也不等于安全,这几种行为照样被查!】

“我这辈子也算顺顺利利,终于可以安稳退休了。”

某市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干部,喝着茶说着这话时,脸上带着一种松了口气的轻松。可他万万没想到,十年后,纪委工作人员带着材料找上了门。

不少人认为“只要熬到退休就万事大吉了”。

但现实一再打脸——有人退休5年落马,有人离职10年后被查,甚至还有“人走了,责任还在”的情况。

那纪委的追责究竟有没有时效?又能查多长时间?

一、退休不代表结束,纪委照样能查

按照《监察法》的规定,退休并不是“免责卡”。只要在任职期间存在职务违法、违规行为,即便人已经退休、甚至去世了,监察机关仍有权追查到底。

说得直白点:在任时犯的事,退休后照样查;

利用退休身份继续牟利的,更得查;

人没了,如果问题影响重大,照样追责相关责任。

很多人以为退下来了就“安全”,可纪委这把“尚方宝剑”早就对所有公职人员亮明了态度:谁曾伸手,迟早要还。

二、追责有没有“时间限制”?这点别搞错了

别把“刑事诉讼时效”和“党纪追责”混为一谈。

刑法里规定的,是刑事追诉期限,比如超过20年未发现的犯罪行为可能不再追刑;

但党纪可不是这么回事。党员、干部在任时的违规违纪,只要有线索、有证据,不论过去多少年,都能重新翻出来调查。

监察法更是明确写入:退休人员也在监督范围内,发现违法问题,一样处理、甚至取消退休待遇。

三、退休后最容易“翻车”的6类问题

纪委近年来查处的退休人员案件,基本集中在以下这几类问题上:

贪污受贿:拿钱办事、用权换利,尤其在退休前几年突击捞钱的情况不少;

滥用职权:任职期间越权决策、违规审批,后果严重;

玩忽职守:该管的不管、应担的不担,造成重大损失;

谋私利给亲友:为子女、亲属安排职位、项目,或者私下“通风报信”;

破坏制度程序:比如干扰选举、违规发放钱物;

隐形利益输送:表面上退休,实际上还在“站台”“背书”参与项目运作。

这些行为就像埋下的地雷,只要有人踩上,过去的事就能被“顺藤摸瓜”翻出来。

四、被查实之后,退休待遇也保不住

如果纪委查明确实存在问题,退休干部的“待遇”也不是铁板一块。

处分较轻的,如警告、记过,一般不涉及待遇;

情节严重的,如撤职、开除党籍,则意味着降级、降待遇,甚至取消退休金。

要是涉及刑事犯罪,被法院判了刑,后果更严重:

被判有期徒刑:退休待遇直接取消;

判拘役或缓刑的:生活费只能按退休金的60%发放。

不仅如此,纪委还可能要求退还非法所得,严重者还可能牵连单位责任人。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对廉洁的一次“年终结算”。

只有干干净净退下、明明白白过日子,才是公职人员最稳妥的归宿。

(来源:朋友圈文案大全 原创 书童君)

0 阅读:980

猜你喜欢

沂蒙山上匹狼

沂蒙山上匹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