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蒙古举办建国2234周年庆祝活动引发关注,这一纪年算法将建国起点追溯至公元前209年,即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的时期,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让不少人对历史纪年的界定产生好奇。
公元前209年,正值中国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通过鸣镝弑父等一系列手段,成功统一匈奴各部,建立起强大的游牧政权,这一事件成为外蒙古此次纪年的历史依据。有趣的是,这一年份在中原历史上也颇具标志性——刘邦还在沛县起兵反秦,距离汉朝建立还有7年时间,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正处于崩塌边缘。
从历史脉络来看,匈奴作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曾长期存在互动与交锋,冒顿单于时期的匈奴帝国确实在蒙古高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其建立的政权体系、军事制度对后世游牧文明发展影响深远。外蒙古选择以这一事件作为建国纪年起点,更多是从民族历史传承的角度出发,强调自身历史脉络的延续性。
不过这一纪年方式也引发讨论:若按此类推,中原文明的历史纪年可追溯至更久远的时期。早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便开启了中原王朝的纪年史,若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历史脉络则更为悠久。不同文明、不同地区对历史起点的界定往往基于自身的文化认同和历史传承,这也体现了历史叙事的多样性。
事实上,历史纪年的划定本就带有一定的文化主观性,无论是以政权建立、民族统一还是文明起源为起点,核心都是为了传承文化记忆、增强身份认同。外蒙古此次的纪年选择,本质上是对自身历史脉络的一种梳理与强调,而这种对历史的追溯与纪念,也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轨迹与独特印记。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乱认祖宗,和南棒认高句丽,汉人认蒙古和鞑子一样数典忘祖
阿甘
南棒那病还传染。😓
从不写诗的诗人
根据不同朝代史书可以追溯,蒙古的祖宗是东胡—鲜卑—室韦—蒙兀室韦。另外史书上记载回鹘(铁勒、高车)、突厥是匈奴后裔或别部,语言和匈奴语大同小异,匈奴语很可能是突厥语系,不属于蒙古语系。
甜蜜的味道
这个没法说,司马迁将匈奴归为,夏后氏苗裔
似曾相识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就需要自大的行为为自己壮胆。
奋斗
北方草原到底🈶多少北逃的汉人真难说
用户10xxx22
唉唉唉,土耳其和蒙古都是把冒顿作为祖先,莫非要重建欧亚草原帝国
pingu
一个俄国人新造出来的国家,乱认祖宗
用户10xxx93
没办法了,总不能自己说自己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吧
用户10xxx41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强调历史继承和民族悠久,即使随便认祖宗也在所不惜,包括土鸡都这样
用户10xxx13
蒙古文字的历史比较短,匈奴没文字,因而很多事情只能靠民间故事代代相传,至于匈奴是否是蒙古祖先,这个我不做评论,谁想评论的话可以先去当地考察一下,如果现在蒙古的民间故事保留很多匈奴时期的故事的话可能就是真的,民间故事虽或多或少存在艺术加工成分,但大部分是有真实历史且能在无文字的条件下流传千年的,就比如中原地区居民现在还流传着三皇五帝夏商周时代的民间故事,近年来也发掘出了相关遗址。不过喜欢迁移的草原民族,遗址相对难挖掘。同样的,迁都频繁的夏商遗址也相对难挖一些,好在近年来以挖掘出一些。史记记载夏迁都十次,商在商汤前迁都八次,商汤后又迁都七次,相关遗址包含阳城(大禹时期国都,登封阳城遗址 登封王城岗遗址),zhunxun(字太难写用拼音了,太康时期(大禹孙子)夏都和夏桀时期夏都,应该是洛阳偃师县(区)二里头遗址,过去zhunxun被认为是在偃师的临县巩义),商汤和帝喾(五帝之一,黄帝曾孙)的国都毫(洛阳偃师区商都遗址),夏都老丘、夏都帝丘(遗址好像是在开封)等
用户10xxx81
外蒙人还能认的几百年前的蒙古语吗?况且有文字的历史才几百年,却把自己的历史纪年搞那么长,用什么事件来填补空白的几千年呢?用神话传说还是中国的史纪?
伤心小小剑
本来就有黄帝历,只是现在不用了
用户15xxx44
世界有外蒙古国家吗
老狼
现在那么多国家抢认一个祖宗
人文热点
没有史记、汉书,外蒙古知道匈奴啥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