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抗跌城市前五名,为何是成都、上海、北京、长沙与深圳?

数据读城 2025-07-14 13:02:53

当一线城市房价永不下跌的神话早早破灭,新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更呈普跌态势,偶有城市房价小幅增长,也缺乏后劲。 综合各个口径来看,主要城市的房价累计跌幅普遍在3成及以上,这里面确实存在“抗跌优等生”的城市,也有下滑幅度远超预期的城市。前者相对能扛,政策武器箱里也有存货可以择机发布,后者则大多从新房到二手房,从价格到成交量全线失守,利好政策也已基本打出。 因为各个城市房价的峰值不一、见顶时间节点不一,其下滑区间、曲线、时间节点也多有不同,相同的是累计下滑幅度只高不低。 从主要城市的房价跌幅情况来看,宁波、郑州、南京分别为48%、46%与44%,尚只是接近腰斩,武汉则以53%成为领跌者之一,在其之前的是在苏超里大杀四方被尊称“南哥”的南通,跌幅高达56%。 而成都的19%、上海的20%,北京的25%,长沙的27%与深圳的29%,成为目前的房价抗跌城市前五名,在土拍市场保持优异表现的杭州以30%紧随其后。 上述6城各有各的幸运,也各有各的烦恼。 成都去库存给力,好房子频出,但在豪宅年作为不大,而且“以价换量”的打法用多了也存在高风险。上海和北京、深圳情况类似,轻易不出市的核心地段纷纷加大了供应,但上海的高购买力相对更强一些。长沙原本房价涨幅就偏低,下跌幅度自然有限。杭州则有大量新财富群体托举。除了长沙,其余城市都是高能级城市,北上深是一线城市,成都、杭州一个可聚整个西南、西北之力,一个可以撷取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精华群体。 让人意外的是,广州是一线城市里房价最早撑不住的,核心区普跌3成以上,近郊区普跌4成以上,个别区下跌超过5成。今年广州还曾出现土拍低迷,大热地段流标的现象。 至于弱二线、三四线城市,除了累计跌幅达69%的廊坊挤出了此前的高泡沫,同样下跌39%的无锡、珠海、岳阳等城市能级不一,其实并未拉开太大的差距。 当新房成交量持续收缩,二手房市场全面转负,房屋租金连续数月下降,所有城市无论能级高低,其实都是难兄难弟,“跌幅”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区别越来越小。 房价的真正“底部”到底由市场还是其他因素决定,尚需等待,毕竟,任何资产的价格最终都会回归其内在价值。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