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大汉奸赵玉昆被捕后,供出一名同伙,此人竟是解放军68军参谋长宋学飞,

史海沉钩 2025-07-14 00:16:31

1950年,大汉奸赵玉昆被捕后,供出一名同伙,此人竟是解放军68军参谋长宋学飞,杨成武急称误会,两人曾是战友,为何如今一人成了汉奸,一人成了高官? 要弄清这事儿,得从抗战初期说起。那会儿冀中平原烽火连天,赵玉昆和宋学飞都在这片土地上扛过枪。 赵玉昆早年是当地的武装头目,手里有支民团,日军侵华时也曾喊过抗日的口号,宋学飞就是那时候加入他队伍的。 宋学飞是读过书的年轻人,憋着一股救国的劲儿,看赵玉昆敢跟日本人叫板,便实心实意跟着他打游击。 可人心这东西,经不住考验。1938年以后,日军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越来越狠,粮草弹药短缺,赵玉昆的底气慢慢泄了。 他开始盘算自己的小九九:跟着共产党干,天天钻山沟、啃树皮,啥时候是头?日本人那边却抛来了橄榄枝,许他高官厚禄。 一边是艰苦的持久战,一边是眼前的荣华富贵,赵玉昆没撑住,1940年带着手下投降了日军,成了人人唾骂的汉奸,手上沾满了同胞的血。 宋学飞当时就看穿了赵玉昆的动摇。赵玉昆跟他透露出投降的念头时,宋学飞气得拍了桌子:“咱们举枪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自己当大官!你忘了村里被鬼子烧杀的乡亲?”两人大吵一架,宋学飞连夜带着身边几个坚定的战士离开了,转头加入了八路军正规部队。 之后的路,两人彻底走向了对立面。赵玉昆帮着日军“清剿”抗日武装,成了冀中地区的祸害;宋学飞则在八路军里凭着战功步步高升,从参谋到团长,跟着部队打了无数硬仗,尤其是在解放华北的战役里,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1950年赵玉昆被捕,为啥要咬宋学飞?说白了,就是临死想拉个垫背的。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难逃一死,想起当年跟宋学飞共事的经历,就想编造“同伙”的罪名,扰乱视线。可他忘了,宋学飞这些年的革命经历清清楚楚,从冀中到晋察冀,从抗日到解放,每一步都有战友作证,有档案记录。 杨成武之所以急着说“误会”,也是因为他太了解宋学飞了。两人在晋察冀军区共过事,杨成武知道宋学飞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当年在狼牙山附近的战斗中,他带着一个连阻击日军,硬是凭着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怎么可能跟汉奸扯上关系?后来经过调查,果然证实赵玉昆是诬陷,宋学飞的清白毫发无损。 其实想想,赵玉昆和宋学飞的结局,早就写在了他们的选择里。同样面对困境,一个被欲望吞噬,背叛了初心;一个坚守信念,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历史从来不会模糊是非,你站在哪一边,最终就会走向哪条路。 那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还有多少这样因选择不同而人生迥异的人?他们的故事,又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史海沉钩

史海沉钩

专注文献考据与历史真相,还原被遗忘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