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老孙临终前将一床象牙席交给女儿,嘱咐道:“这是无价之宝,你务必保管好

夜南故事 2025-07-14 00:11:33

1930年,老孙临终前将一床象牙席交给女儿,嘱咐道:“这是无价之宝,你务必保管好。”女儿满口答应。孰料几十年后,这床象牙席却差点以500元的价格“贱卖”了。 相传雍正皇帝在位时,内务府曾制作了5床象牙席呈给他,雍正十分喜欢,便饶有兴趣地问起象牙席的制作流程。通过官员的回复,他发现象牙席从用料到制作都极为讲究,且耗费巨大,一向节俭自律的他遂谕令禁止再造。 雍正去世后,这5床象牙席因种种原因,仅剩下了3床,收藏于宫廷之中。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太监宫女们为了敛财自保,时不时将宫廷用品甚至珍玩偷出宫变卖,其中,一床象牙席被太监私藏后辗转带出皇宫,卖给了当年富甲一方的丁氏家族。 丁氏家族收入象牙席后,一直小心珍藏。 转眼间,清朝覆灭,军阀当道。 在那个谁有枪,谁就有理的年代,丁家的财富不但不能保护自己,还让它成为了军阀眼中待宰的肥羊。丁家拥有象牙席的事不知怎么被传了出去,一名姓孙的伪税务局长以几百大洋的价格,强行从其手中买走象牙席,并带回了老家烟台牟平解甲庄。 1930年,孙某病危,弥留之际,他将女儿孙秀英叫到床前,将象牙席交给她,并嘱咐道:“这是件无价之宝,你千万要好生收藏,切不可贱卖。”孙秀英郑重答应下来。 斗转星移间,三十多年过去了,新中国已然成立,为了保护国家珍贵文物、普及文物知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全国各地都建起了博物馆。 1963年,烟台市博物馆成立。博物馆虽然成立了,但展品却寥寥无几,馆长于是派专家组到各地征集文物。 这天,两位专家来到牟平解甲庄,他们一路走一路问,累到不行不说,还没有任何收获,精疲力竭的两人于是到附近一户农家讨水喝。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她问明两人的来意后,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还请他们到家中歇歇脚。 两名专家于是跟着老太太走进院子,结果一眼就看到了晾在院子中的一床乳白色凉席。两人的眼睛同时一亮,立刻上前查看,一看之下,更是喜出望外——他们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床象牙席! 两人商议后,向老太太提出,想以500元的价格将象牙席收购回去。 在上世纪60年代,500元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可没想到刚刚还笑容满面的老太太,在听到他们的要求后,立刻阴沉着脸,将他们赶了出去。 原来,这位老太太就是孙秀英,她一直按父亲临终时交代的那样,慎之又慎地保管着那床象牙席,因为怕放久了生虫,所以她偶尔会将象牙席拿出来晾晒,没想到这次恰好被烟台市博物馆的两名专家看到了。 但她也没有忘记父亲叫她千万不能贱卖象牙席的话,因此,她毫不客气地将两名专家赶了出去。 被孙秀英扫地出门的两位专家回到博物馆后,向馆长汇报了此事,馆长立刻亲自出马去找孙秀英。 一开始,孙秀英矢口否认自己家有什么象牙席,但馆长和专家们多次登门求购,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力陈文物保护的知识和上交国家的意义,最终,孙秀英松口答应将象牙席捐献给烟台市博物馆。 尽管孙秀英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这张象牙席,但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颠沛流离,且拥有者大多缺乏文物维护的专业知识,所以象牙席还是受到了损伤。烟台市博物馆收到后,对其进行了修复,并根据其特点,设置了适合的保存环境。 这床象牙席的经历,是中华民族从清朝鼎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的缩影——它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辉煌,目睹了中华民族在时代更迭时所受的巨大创伤,也必将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版-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增订本生活企业经营管理成功励志哲学书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夜南故事

夜南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