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开采稀土。 印度这次砸钱自救,其实是被逼到绝路了,他们稀土储量全球第三,有690万吨,可开采和加工能力几乎为零。 汽车工厂里的机械臂停转了,电动汽车生产线被迫停工,连军工企业都开始抱怨雷达和导弹部件供应不上,印度《德干先驱报》不得不承认,中国这招精准打击,直接暴露了他们在稀土供应链上的脆弱性。 按理说,印度坐拥全球第三的稀土储量,本不该混成这样,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2024年他们的稀土产量只有2900吨,连全球总产量的1%都不到,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加工技术落后国际标准整整20年,连最基础的稀土元素分离都做不好,中国能把稀土纯度提纯到99.9999%,印度却连97%都费劲,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有人可能会问,印度不是刚砸了250亿卢比(约21亿人民币)吗?这笔钱听起来不少,可放在稀土产业链里,连塞牙缝都不够,稀土开采需要高端离心机、专业冶炼设备,这些东西随便一台都得几千万美元。 中国为了突破技术瓶颈,前前后后砸了4700亿人民币研发资金,才换来现在的全球主导地位,印度这点钱,还不够买几台像样的设备。更别提他们还得花钱处理伴生的放射性废料——每挖1吨稀土,就得处理3吨核废料,环保成本是中国的4倍。 印度也不是没想过找外援,他们跟越南、日本谈合作,结果越南的矿场还在勘探阶段,日本的技术又不愿意共享,最尴尬的是印度稀土有限公司(IREL)本来跟丰田通商签了13年的供应合同,结果为了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突然单方面撕毁协议,把日本企业晾在一边,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不仅让合作伙伴寒心,还暴露了他们连自家需求都满足不了的事实。 现在的印度,就像一个突然被断了奶的孩子,既想哭闹着要糖吃,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找吃的,他们的250亿卢比计划,说是砸锅卖铁都算抬举了,这点钱连重建矿区电网都不够,更别提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了,安永合伙人阿比吉特·库尔卡尼说得一针见血,印度缺乏分离技术、专业人才和电力保障,这三大难题不解决,再多的钱都是打水漂。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次被逼到墙角,倒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让他们看清了一个现实,在稀土这个战场上,光有储量没用,得有技术、有产业链、有话语权才行,中国用了二十年时间,从被卡脖子到卡别人脖子,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印度如果真想“逆袭”,就得做好长期吃苦的准备。
欧洲掀起了新的反华浪潮近日,欧洲正在掀起一股新的反华浪潮:欧
【260评论】【1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