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琰,字神宝,祖籍冯翊池阳(今陕西泾阳),后来他的家族迁居到京槃(今陕西西安一带),是西魏历史上的将领,他年少时便遭遇丧父之痛,然而他以尽孝道侍奉母亲,因此他的孝行远近闻名。不仅如此,他的身上还散发着一股侠义之气,这使得他早在北魏孝武帝尚未登基之时,便获得了孝武帝的赏识。 因此到了孝武帝即位后,为嘉奖郭琰,便封他为新丰县公,并任命他为洛州刺史,他也由此踏上仕途。然而由于北魏局势风云变幻,孝武帝西迁关中,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郭琰在进入西魏时期之后被改封为冯翊郡公,并且还被授予行台尚书、潼关大都督之职,从而成为西魏防御东魏的核心将领,肩负起守护西魏边疆的重任。就在西魏文帝在位的大统年间,东魏掌权者高欢派窦泰以“长蛇阵”攻打恒农。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此时的他因为兵力不足,无奈战败,只得退守洛州,随后他尽力守城,然而终究因为战力衰竭,城池即将沦陷。于是他只得仰天悲泣,高呼“天不助我”,尽显英雄末路的无奈与悲愤。最终他被东魏名将高敖曹所擒获。 由于高敖曹敬重郭琰的声名,并未立刻杀害他。但当郭琰被送至并州面见高欢时,他言辞激烈,毫不屈服。这种刚正不阿的气节,最终触怒高欢,因此他在大约537年惨遭杀害。 郭琰虽然身死,但他的忠义之举名垂青史。于是《魏书》将他列入《节义传》,以此表彰他的忠烈。在北魏分裂后东西魏对峙的复杂局势下,他抵抗东魏的事迹,成为西魏宣扬忠义的典型案例,激励着无数西魏军民,因此他的精神也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西魏历史人物#
辛德勇和许弘对西方伪史论的逐条批驳,非常好,学习到了1.西方伪史论的兴起,与我
【1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