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年,陈汤假传圣旨,带兵斩杀了匈奴郅支单于,顺便把他的十几个漂亮妃子给了出兵相助的诸王,但他警告众人:"美人给你们,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卫青、霍去病一辈子没做到的事,陈汤做到了。 主要信源:(家国视野——保家卫国的陈汤,最早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大众日报——国学成语|西汉王朝最后的豪迈之虽远必诛) 陈汤这个穷书生发迹前活得挺窝囊。 《汉书》说他打小抱着竹简不撒手,可家里穷得连下锅米都没有,全靠借粮讨饭活命。 听说长安城招贤纳士,他咬着牙一路要饭走到京城。 正赶上汉元帝发诏书让大臣们举荐人才,有个叫张勃的官员瞧他有点墨水,就把他名字报了上去。 眼瞧要当官脱贫了,老家突然捎来父亲病故的消息。 陈汤一琢磨:现在请假奔丧,到手官职肯定泡汤。 他心一横装作不知情,硬是在长安等着封官文书。 这事被人捅出去后,衙门革了他的职。 好在又有人帮他说情,朝廷念他才学不错,让他去西域给甘延寿当副手。 这时候匈奴那头乱得很。 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早归顺汉朝了,北边郅支单于却带着人马跑路。 这郅支吞并了呼偈、坚昆、丁零三国还不满足,看见汉朝派人护送呼韩邪回草原,气得七窍生烟,觉得朝廷偏心眼。 前45年他假模假样上贡求和解,求朝廷把他当人质的儿子放回来。 朝堂上吵翻了天。 匡衡那帮大臣说:送到边境得了,犯不着送到匈奴大本营。 老臣谷吉脖子一梗:“咱大汉向来厚待匈奴,送到半路撒手不管,岂不寒了归降者的心?” 这倔老头拍胸脯保证,亲自把王子送进狼窝。 结果郅支单于当场翻脸,砍了谷吉不说,还把人头挂上旗杆。 郅支单于杀人后心里也发怵,连夜带兵向西窜逃。 跑进康居国当上门女婿,仗着康居骑兵三天两头打劫乌孙国。 有次抢了乌孙几千百姓当奴隶,吓得其他西域小国纷纷纳贡称臣。 汉朝连着三次派人讨要谷吉尸首,反被郅支单于按在泥里羞辱。 等到陈汤踏上西域土地时,匈奴骑兵正跟康居人到处耀武扬威。 陈汤没急着办事,先趴在羊皮地图上琢磨了半个月。 他跟甘延寿分析:郅支单于现在跟康居王穿一条裤子,要是再收服乌孙、大宛,整个西域都得改姓匈奴。 这狼崽子修的木城土堡根本不经打,咱们只要联合西域各国,端掉他老巢不算难事! 甘延寿觉得在理,打算写奏章请示朝廷。 陈汤急得直拍桌子:“等长安批文到了,郅支早跑没影了!” 可甘延寿死活不肯擅自调兵。 也是老天帮忙,没几天甘延寿染上风寒卧床不起。 陈汤瞅准机会伪造调兵文书,召集屯田汉军和十五国联军四万余人,把刀架在军官脖子上逼着开拔。 四万大军兵分两路扑向康居。 北路军走到半道,正撞见康居骑兵在乌孙屠村。 陈汤挥旗变阵,汉军弩箭如蝗虫般射去,当场撂倒四百多胡骑。 康居副王抱头鼠窜,连刚抢的大乌孙王都顾不上了。 当地被欺压的康居贵族暗中投诚,领着汉军夜行六十里,神不知鬼不觉摸到单于城下。 郅支单于倒挺会耍花腔。 先派使者哭诉委屈:“您看康居人总给我气受,哪敢让大军劳神?” 转身却派骑兵偷袭汉营。陈汤早防着这手,埋伏的劲弩射得匈奴人仰马翻。 趁着夜色,汉军把单于城围得铁桶似的,盾牌阵顶着城墙上射下的箭雨,工兵抡起锄头挖壕沟。 最精彩的是火攻木城。 匈奴人在土城外头又造圈木头城寨,骑兵藏在木头缝里放冷箭。 陈汤命人扛着柴草堆到木墙下,火箭齐发顿时烈焰冲天。 数百匈奴骑手刚冲出来就被斩成肉泥。 郅支单于急得披甲上城楼督战,结果被汉军神射手一箭射穿鼻子! 天亮清点战场时,士卒从内室拖出郅支单于的尸体。 军侯杜勋抡刀剁下那颗挂彩的头颅,用盐腌了装进木匣。 此战斩杀匈奴千五人,收降上千人,连单于的几十个老婆都当了俘虏。 陈汤写战报时豪气冲天:“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消息传回长安,朝廷炸了锅。 匡衡跳脚大骂陈汤伪造圣旨该杀,老臣刘向据理力争:“人家替国家除掉百年祸害,反倒要问罪?” 龙椅上的汉元帝最终拍板:功过相抵! 罚陈汤偷盖官印的事既往不咎,赏关内侯爵位加黄金百斤。 这出千里诛王的传奇,在史书里留下九个字的回响。 那个盐腌头颅悬在胡商聚集的街市时,西域三十六国使臣齐齐朝着长安方向叩首。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公元前36年,陈汤假传圣旨,带兵斩杀了匈奴郅支单于,顺便把他的十几个漂亮妃子给了
天天说史
2025-07-12 16:31:58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