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1年,韩信为求自保打算交出好友钟离眛,献给刘邦。钟离眛怒骂道:“你不是

肖龙奇闻 2025-07-11 22:57:57

公元前201年,韩信为求自保打算交出好友钟离眛,献给刘邦。钟离眛怒骂道:“你不是个忠厚的人,我今日死,你的死期也不远了!”说完,钟离眛拔剑自刎。 作为曾经的楚军大将,钟离眛是项羽的亲信,也是韩信的老相识。楚汉相争时,他们各为其主,在战场上是对手,但私下里却英雄相惜。 项羽乌江自刎后,钟离眛走投无路,前来投奔当时已是楚王的韩信。韩信念及旧情,不顾旁人劝阻,将他收留在了自己的府中。 韩信本以为,这只是举手之劳。 可他忘了,一直对他素有猜忌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从泗水亭长起家,最终成为君临天下的帝王。这样的人,内心充满了多疑和不安。 当时,天下虽已姓刘,但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尤其是像韩信这样功高盖主的猛将,都成了他卧榻之侧的猛虎。 “韩信的兵,多多益善”,这句韩信自己说出口的话,像一根针,深深扎在刘邦心里。 所以,韩信的封地从齐国被换到了楚国,离刘邦的都城更近,也更容易被监视。 就在此时,一封告密信送到了刘邦的案头,信中言之凿凿,说楚王韩信意图谋反。 这封信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了刘邦一个动手的理由。 谋士陈平为刘邦献上了一计。 陈平低声对刘邦说:“陛下可假借巡游云梦泽,会盟诸侯于陈地。陈地在楚国西部,韩信身为楚王,必然前来觐见,届时只需一个武士,便可将他擒下。” 刘邦听后,大加赞赏,立刻下令巡幸天下。 消息传到楚国,韩信瞬间如坠冰窟。他心里清楚,刘邦此行,就是冲着他来的。 造反吗?他想过,但旋即又否定了。如今天下初定,民心思安,他没有任何胜算。 那该怎么办? 韩信寝食难安,在府中来回踱步。 有门客看出了韩信的心思,悄悄进言道:“主公,皇上之所以对您心存芥蒂,无非是两件事。一是您手握兵权,功高震主;二便是您收留了朝廷的钦犯钟离眛。” 门客顿了顿,压低声音接着说:“钟离眛是项羽旧部,皇上早就下了海捕文书。您若能将此人的人头献给皇上,必能证明您的忠心,打消皇上的疑虑。” 韩信猛地停下脚步,内心里充满抉择。 一边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边是昔日好友的托付。 韩信犹豫了数日,最终,求生的本能战胜了道义。 不久,韩信找到了钟离眛,将刘邦要来巡游,以及门客的建议,都和盘托出,希望钟离眛能理解他的苦衷。 钟离眛听完,先是震惊,随即放声大笑,说:“刘邦之所以不敢轻易动你,就是因为我在这里!他怕你我联手,逼你造反。如今你却要杀我自保,看来我真是错看你了!” 韩信听后沉默不语。 钟离眛见韩信犹豫不决,看来是铁了心要把自己送出去取悦刘邦,随即怒骂道:“韩信,你不是个忠厚的人,我今日死,你的死期也不远了!” 说完,他便拔出腰间的佩剑,横颈一挥,血溅当场。 韩信最终还是带着钟离眛的人头,前往陈地拜见刘邦。他天真地以为,这份“投名状”能换来刘邦的信任和自身的安全。 但当韩信抵达刘邦的行营时,等待他的不是嘉奖和安抚。 刘邦甚至没有多看钟离眛的人头一眼,只是冷冷地看了看韩信,平静地对左右说:“拿下。” 武士们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将韩信捆了个结结实实,扔进了囚车。 直到此刻,韩信才彻底醒悟。 他在囚车中,望着天空,发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哀叹:“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听闻此言,只是轻蔑一笑,冷漠地说:“有人告你谋反,我不得不抓你。” 不久,韩信被押解回洛阳,楚王的王位被废黜,降为淮阴侯。 一个曾经叱咤风云、决胜千里的兵仙,就这样被折断了翅膀,囚禁在京城,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侯爷。 韩信为自己的遭遇感到羞耻,甚至羞于和开国功臣周勃、樊哙等人同列。 公元前197年,刘邦的部将陈豨被任命为代国相国,前来向韩信辞行。 韩信屏退左右,拉着陈豨的手,在他的手心写下几个字,示意他可以在代地起兵,自己则在京城做内应。 一年后,陈豨果然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平叛。 京城空虚,吕后得到了韩信参与谋反的密报,决心趁此机会,彻底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但韩信十分谨慎,称病不肯入宫。吕后知道,强行传召是行不通的。 于是,她找来了相国萧何。 民间有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是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贤,将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推上了大将军的宝座。 萧何亲自来到韩信府上,神情凝重地对他说:“陛下已经平定了陈豨的叛乱,如今群臣都去宫中祝贺,您虽然身体不适,也应该勉强去一下,这是礼数。” 韩信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生命中最大的“贵人”,最终还是放下了戒心,答应前往。 他哪里知道,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韩信的马车驶入长乐宫时,宫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 当他一踏入宫殿,便被预先埋伏的武士拿下,甚至没能见到吕后一面。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处死于长乐宫的钟室之中,并被诛灭三族。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肖龙奇闻

肖龙奇闻

人世风波不断,体味片刻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