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航和央航在香港宣布起义,而曾经支持中国抗战的“飞虎将军”陈纳德为防止71架飞机落入中国大陆手中,使尽下三滥手段,攫取了本属于人民的飞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1月,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在香港同时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接受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这是民航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解放战争的重要一环。 两家公司共有71架飞机,原本属于国民党交通部系统,在抗战期间承担了大量运输任务,随着国民党节节败退,这些飞机被迁往香港,希望日后全部转移至台湾。 起义的消息传来,正为国民党效力的陈纳德迅速做出反应,他是美国退役将军,曾在抗日战争中担任飞虎队指挥官,在中国广受赞誉。 抗战结束后,他没有返回美国,而是成立民航空运公司,继续与国民党政府保持密切关系,当得知“两航”起义、并有可能将71架飞机运回大陆时,陈纳德立即感到事态严重。 他判断这批飞机一旦被新政权掌握,可能会被用于军事用途,甚至影响台湾的安危,他决定设法阻止飞机被运往大陆,陈纳德当即召集公司管理层,设计一套“中立计划”。 他安排副手魏劳尔前往台北,与蒋介石商讨对策,建议由民航空运公司代表国民党政府“合法”收购“两航”财产,名义上变更飞机所有权,蒋介石表示支持,表示可由行政院出具文书确认交易有效。 陈纳德派人入驻启德机场,雇佣印度锡克人为保安,控制飞机,两航起义员工虽已成立职工委员会,但一时难以对抗陈纳德的行动,民航公司人员偷偷放掉飞机轮胎的气体,试图瘫痪飞机移动能力。 这些行为引起英国港督的注意,当时英国准备承认新中国,不愿激怒北京政府,也不希望港府卷入争端,港督下令民航公司撤出机场,禁止飞机离开香港,也不允许有一方强行占有。 飞机暂时归“两航”职工委员会控制,但陈纳德仍不死心,他继续施压美国国务院,并获得支持,美方认为飞机若被新政权掌握,将对冷战局势不利。 美国国务院放行民航公司以475万美元的期票收购“两航”公司股份,1949年12月12日,陈纳德与魏劳尔和国民党行政院代表签署收购协议,在美国完成注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随即做出严正声明,强调“两航”飞机属国家资产,不允许任何非法转移或损毁,民航局负责人连续发表声明,指出陈纳德行为非法,并警告香港政府应负责任。 1950年初,香港法院受理案件,陈纳德希望法院确认CAT公司拥有飞机合法产权,但法院认为不能在当前形势下支持此主张,并解除飞机资产冻结,部分飞机零部件已被起义员工拆卸并偷偷运回内地。 不久,台湾方面派遣特工炸毁启德机场内7架飞机,事件激起强烈反响,中国政府再次对港府提出抗议。 英国方面起初保持克制,但在美国多次施压下,1950年5月英国政府发布枢密院令,要求香港法院重审案件,此举使局势发生转变,警方阻止员工继续拆卸飞机,部分准备运出的零部件被扣留。 法院的最终审理拖延了两年,1952年7月,英国枢密院作出判决,确认CAT公司的购买行为有效,将40架飞机裁定归该公司所有,随后,香港最高法院将剩余31架飞机也判给民航公司。 7月29日,香港当局调集大批军警,包围机场,驱散员工,强行将飞机交予陈纳德公司,美方派出航母抵达香港,将部分飞机直接吊装运往海外。 经过三年争夺,陈纳德获得了全部飞机控制权,他在这场官司中花费250万美元律师费用,并偿还国民党方面200万美元的期票。 然而大多数飞机已因长期停放、缺乏维护而损耗严重,起义员工通过各种方式保存下的12架飞机成功返回大陆,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基础力量。 陈纳德在抗战时期确实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作出重要贡献,但在1949年,他的立场转向明确站在国民党一边,他所采取的行动,阻碍了新中国接收合法国有财产的进程,也直接干扰了民航建设。 虽然他以法律与商业手段争夺飞机,但在中国人民心中,他已不再是那个奋战滇缅空中的盟友。 他的选择和行为,使自己从一位抗日英雄变成新政权建设路上的障碍者,历史最终记住的,不只是他的功绩,也有他在关键时刻的立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航空公司员工愤而起义,两岸争夺的71架飞机最终落入谁手?——人民资讯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