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9月初拿着澳洲和新西兰双打工度假签证出发,24年11月底回国!中间8年,白驹过隙!一晃也回来半年多了,16年还清房贷,印象里带着2000澳币和一张招行信用卡出国,24年带着225万人民币回国!玩遍了澳洲和新西兰 。
上个月我家15岁半的狗狗去世了,难过了好久,所以whv的一些经验分享也停了好久,最近感触太多了,偶尔都是写的一些装修方面的帖子,以及国内和澳洲之间的区别感受方面的
前几年在澳洲拼命攒钱是考虑好了,父母年龄大了,作为独生子女还是倾向回国,以后估计赚钱越来越艰难,争取在澳洲多攒点钱,可能在国内需要10年才能攒到的钱,在澳洲5年就够了,这样省了5年时间也提前落袋为安,还可以多陪陪家人,钱是赚不完的,但是家人一天天老去,拼命赚钱也是为了哪天家人病了,不用为医药费发愁,狗狗病了也不会为心疼医药费而纠结。另一方面也没20多岁的冲劲了,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和独居。不像年轻的时候,觉得时间大把,可以尽情的去挥霍去想去的地方旅行,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但是当我家狗狗去世了我才意识到钱并不是万能的,有钱了也没救活我家狗狗,但是那些失去的本该陪伴的时间是真的流逝了回不来也逆转不了的。华人真的太看重钱了,无论有钱没钱都怕钱不够多,而忽略了对父母的陪伴关心,和另一半的陪伴交流以及一起花时间参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华人找对象也是,嘴巴上说的人品最重要,真诚最重要,实际上只有另一半给自己花不花钱最重要
其实每个人的经验结论都是根据自身经历来的,人和人不一样的,哪怕同样的人,别说20岁和30岁的想法天差地别,可能今年和明年的你对同一个事物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关于澳洲和中国哪方面好,就好比我在澳洲可以实现樱桃,蓝莓自由,但是我在国内可以实现荔枝,柿子自由。它们的优缺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从来都是尽量分享我对澳新whv的经验和感受,而非单纯建议去or不去whv
澳洲也有卷,只是国内卷的太夸张!澳洲的底层购买力强的多,但是中国的公共交通,基建方便的多。澳洲的美食没法和中国比,但是中国的旅游成本和体验远不如澳洲!澳洲让人最舒服的就是职场环境,和开车环境!不像国内PUA严重,工贼和维护老板的太多,把无偿加班,不买五险一金,辞退不给相应补偿的当成理所应当的。也不会明明是行人,骑行闯红绿灯造成的交通事故,却搅稀泥各打50大板,更不会人行道不礼让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