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年,东吴皇帝孙亮请客吃饭,大将军诸葛恪入宫,自带酒水,以防不测。诸葛恪,输

曹勇说史 2025-07-09 22:34:21

253年,东吴皇帝孙亮请客吃饭,大将军诸葛恪入宫,自带酒水,以防不测。诸葛恪,输给了大意,被孙亮轻松除掉。 那一天的建业皇宫,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上,映得孙亮案头的青瓷酒盏泛着冷光。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子,盯着铜镜里自己刻意描粗的眉线,忽然将玉梳重重拍在妆奁上——自从诸葛恪在东兴之战大破魏军后,朝堂之上满是"诸葛武侯再世"的吹捧,他这个皇帝反倒成了摆设。孙亮扯松绣着金龙的冕旒,耳中仿佛又听见前日早朝时,诸葛恪当着众臣的面驳回自己的屯田诏令:"陛下年幼,不知兵事艰难!" 此时宫门外传来脚步声,诸葛恪按着腰间佩剑,目光警惕地扫视长廊。他特意让心腹试毒三次才喝下的酒囊,此刻正贴着胸膛微微发烫。转过九曲回廊,却见孙亮亲自站在宴会厅门口,锦袍上金线绣的瑞兽在阳光下栩栩如生:"大将军鞍马劳顿,快请入席!"诸葛恪注意到少年皇帝身后站着的侍中张约、朱恩,两人手中捧着的青铜酒樽泛着诡异的暗绿,那分明是前日自己弹劾过的佞臣。 宴席上珍馐罗列,孙亮却频频为诸葛恪斟酒:"此乃建业老字号的女儿红,大将军且尝尝。"诸葛恪指尖轻触酒液,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昨夜密报里说的"皇帝与孙峻密谋"。他笑着端起酒樽,余光瞥见张约的袖口露出半截刀柄,心中冷笑——果然有诈!正要将酒泼在地上,忽觉腹中一阵绞痛,酒樽"哐当"坠地,溅起的酒水在青砖上蜿蜒如血。 原来孙亮早命人在酒樽内壁涂抹鸩毒,无论诸葛恪喝谁斟的酒都会中招。看着诸葛恪抽搐的身体,孙亮忽然想起父亲孙权临终前握着自己的手:"权臣如虎,不可不防。"此刻他踩着满地碎瓷,居高临下地望着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将军:"叔父可知,你输在哪里?"诸葛恪嘴角溢出黑血,挣扎着吐出几个字:"...轻敌..." 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变,看似是少年天子的雷霆手段,实则暴露出东吴政权早已千疮百孔。诸葛恪虽有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的显赫出身,东兴大捷后却急于北伐树立威望,全然不顾百姓疾苦。他强征二十万大军伐魏,导致民间怨声载道,连亲信都私下议论"大将军要步诸葛武侯穷兵黩武的后尘"。反观孙亮,看似诛杀权臣夺回大权,却不知除掉诸葛恪不过是引狼入室——帮他设局的孙峻比诸葛恪更加跋扈,甚至公然强占公主府第,引得朝堂人人自危。 这场宴会上的权谋博弈,折射出的是东吴政权在内外交困下的疯狂。外有曹魏虎视眈眈,内有权臣争斗不休,年仅十六岁的孙亮,不过是被推上权力漩涡的可怜人。他用鸩酒除掉诸葛恪,却没能挽救江河日下的国运。短短八年后,东吴就被西晋所灭,那些曾经在宴席上翻云覆雨的人物,都化作了史书里寥寥几笔的注脚。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诸葛恪自以为自带酒水就能保命,却没料到毒不在酒里而在杯上;孙亮以为除掉权臣就能亲政,却不知权力的游戏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当我们翻开《三国志》,看着这些千年前的故事,不禁感叹:权力的祭坛上,从来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参考书籍:《三国志·吴书》《建康实录》《资治通鉴·魏纪》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曹勇说史

曹勇说史

曹勇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