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榕江水灾官兵撤退时被大姐送给武警官兵的那只大鹅吗?它现在混上编制啦! 好家伙!这只大鹅可真是走了鸿运,从差点进铁锅的食材摇身一变成了军营里的“鹅班长”! 这事儿还得从头唠唠——贵州榕江那场特大洪水,武警官兵蹚着齐腰深的泥水救人清淤,累得站着都能睡着。 等洪水退了要撤的时候,老百姓哪舍得啊?红鸡蛋、大粽子、绣花鞋垫,玩命往军车上塞,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 卖玉米的杨玉碧大姨更绝! 洪水把她两家餐馆冲得底儿掉,想谢恩连个像样东西都拿不出。 她一跺脚,托人从老家捎来自己养了一年多的心肝大鹅,脖子系上红绸带,抱着就追军车。 战士们死活不肯收,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啊! 杨大姨愣是“哼哧哼哧”追出几里地,瞅准副驾驶空档,一把将鹅怼了进去:“塞进去!必须塞进去!” 驾驶座的小战士看着这位扑棱翅膀的“新战友”,笑得直挠头。 谁曾想,这鹅回了营地,命运直接来了个急转弯! 炊事班菜刀都磨亮了,可战士们集体“护犊子”:“吃不得!这是榕江老乡的‘活锦旗’!” 大伙儿七手八脚给它搭了个专属小窝,从此过上了“官粮”管饱的神仙日子。 一到饭点更热闹,这个战士掰半拉馒头,那个偷偷留勺米饭,炊事班班长还时不时开小灶加青菜。 “鹅班长”这名号越叫越响,尾巴翘得老高,迈着方步在营区里“巡视”,活像查岗的领导。 新兵蛋子见了它都得立正喊声“班长好”,它要是“嘎嘎”两声,大伙儿乐得直拍大腿:“瞧!班长训话呢!” 为啥一只鹅能成团宠? 战士们心里门儿清:它脖子上那根红绸带,系的是榕江老乡滚烫的心意! 洪水里,老乡凌晨三点爬起来蒸1500个馒头,说“每一口都是热乎的心”;80岁老奶奶佝偻着腰扛米支援后勤,小姑娘把攒了多年的零钱罐硬塞给救援队。 这鹅,就是那拧成一股绳的军民情——你捧出一颗真心,我必拿命护着!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评论区见!
武警7师长期驻守在新疆,无论怎么改革,他都巍然屹立,可最近一次却被拆分了。在原
【24评论】【8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