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这两点都想错了!” 伊朗和俄罗斯存在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只要 “躺平”,欧美就会将矛头对准中国,一旦自己 “躺平”,中国就得 “背锅”。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伊朗一直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长期遭受西方制裁,在地区事务中又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与以色列关系紧张。伊朗觉得自己是对抗西方的重要力量,对中国在中东的利益至关重要,所以中国理应全力支持它,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军事上。 但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伊朗给予一定价格优惠,双方在能源贸易上形成了一定互补。 不过,中国并没有因为和伊朗的合作,就无原则地卷入伊朗的军事冲突等事务中。在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中,美国派出 B - 2 轰炸机打击伊朗核设施后,中国没有像伊朗期待的那样提供军事支持。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展现出作为中东调停者的角色,这是符合中国在中东核心利益的做法,即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面临西方全面制裁,经济和军事压力巨大。俄罗斯试图拉拢中国和伊朗构建对抗西方的三角关系,认为中国有责任在其困难时全力支持,以帮助其打破西方封锁,重塑大国地位。 俄罗斯认为自身在对抗西方中处于关键位置,中国需要俄罗斯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分担来自西方的压力,所以中国会不计代价地支持它。 然而,中国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考量。中国秉持不结盟政策,不愿被拖入正式的联盟体系。虽然中俄在能源贸易等领域合作密切,2025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总进口量 20% 以上,天然气管道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无原则地支持俄罗斯在所有事务上的行动。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认为输送武器和升级制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只会带来负面外溢效应。中国发布了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文件,积极推动和平解决争端,而不是盲目支持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 伊朗和俄罗斯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一方面是对自身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过于高估,认为自己在对抗西方阵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离不开他们的存在来平衡国际势力。 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缺乏深入理解。中国倡导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合作中强调平等、互利、共赢,不是传统的结盟对抗模式。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无条件支持。 从现实情况看,伊朗受长期制裁影响,经济发展受限,国内政局也存在一定不稳定因素。在军事技术领域,虽有一定积累,但整体科技水平落后,难以满足俄罗斯在高端武器系统上的需求。 在与俄罗斯的贸易中,伊朗对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对俄罗斯急需的高端技术产品几乎无力提供。伊朗在地区事务中,因自身实力和外部压力,表现出战略摇摆,既寻求中俄支持,又不愿完全放弃与西方的谈判空间,这也让其在与中俄合作时,难以成为可靠的战略支柱。 所以俄罗斯和伊朗那种认为自己 “不可替代”,中国会无条件支持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立场,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谨慎且理性地做出决策,不会被其他国家的错误认知所左右。 中国在与伊朗和俄罗斯的合作中,追求的是共同发展和地区稳定,而不是陷入无意义的对抗和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
风林事儿说
2025-07-08 19:37:06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