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底线!”6月25日凌晨,深圳南山区一家采耳店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
一名女技师何女士在为最后一名顾客提供服务时,遭到顾客的性骚扰。该顾客突然起身,掀起何女士的裙子,并袭击她的胸部。何女士大声呼救,但店里却无人应答。顾客的举动愈发过分,甚至强行索要联系方式,在推搡中,何女士胸部受伤。惊恐万分的何女士向值班店长求助,店长非但没有报警,反而试图用300元了结此事。 何女士的遭遇令人心寒,她最终选择报警,警方迅速逮捕了涉事顾客。
事件曝光后,采耳店总部迅速开除了试图私了的店长,声称这只是店长的个人失误。但这一解释很难让人信服。一个员工在工作场所遭到侵犯,大声呼救却无人理会,这仅仅是“疏忽”吗?
随后,赔偿问题成为焦点。采耳店表示愿意补偿,但何女士提出的12万元赔偿要求让双方陷入僵局。店方认为,顾客的侵犯行为是个人行为,店方最多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12万元赔偿过高。
何女士的遭遇引发了人们对职场女性安全问题的关注。虽然顾客的猥亵行为毋庸置疑,但采耳店作为经营场所,有责任保障员工的安全。店长的行为显然失职,但12万元的赔偿是否合理?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赔偿金额的合理性取决于多个方面,例如店方是否明知或应知存在安全隐患却未采取措施,以及何女士能否证明店方存在包庇行为。通常情况下,此类案件的精神损失赔偿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12万元确实偏高。除非何女士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例如因骚扰导致的严重心理创伤或误工损失,否则获得如此高额赔偿的可能性较低。
何女士勇敢地维护自身权益是值得肯定的,但维权也需要理性。唯有合理的诉求,才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并为更多职场女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