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

历史趣闻星 2025-07-08 16:34:30

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最后他弃机跳伞逃生,不料却在深山迷路8小时,陷入绝望之际,突然一声牛叫声却让他看到希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7年,清晨的天空湛蓝而寂静,一架歼6战斗机从云南元谋某军用机场呼啸而起,展开超高空超音速编队训练。 执行这次任务的是年轻的飞行员徐勇凌,他是当时空军中少见的大学生成员,凭借优异的技术和坚韧的意志,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此前他已多次成功完成单飞科目,对即将展开的训练充满信心。 在万米高空,飞机进入变队形操作阶段,由于空域电磁环境复杂,无线电指令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徐勇凌误将本该发给其他飞行员的口令理解为针对自己,他下意识地拉杆加力,战机瞬间推力飙升,与前方长机的间距迅速缩小。 他几乎没有时间反应,战斗机猛烈撞击在主机尾部,整架飞机瞬间翻滚失控,巨大的冲击力震得他五脏六腑剧痛,仪表盘闪烁着刺目的红灯,警报声刺破耳膜。 训练中无数次模拟的逃生程序,此刻化作唯一生路,他强忍身体的不适,果断拉动弹射手柄,剧烈的过载将他抛出座舱,意识几度模糊。 几秒后,降落伞在高空展开,强风将他带入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原始林区,他望着密密麻麻的树冠,心中沉甸甸地意识到,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求生。 落地后,徐勇凌顾不得擦拭脸上的血迹和泥土,他冷静观察四周,发现自己身处山谷之中,四面群山环绕,没有通信设备,也没有任何补给,只有一身飞行服和被雨水打湿的求生手册。 他尝试辨认方向,但山中树影重重,路径杂乱无章,根本无法定位,阳光被密林遮蔽,连时间的流逝也变得模糊,他凭借微弱的地势起伏和直觉向外穿行,却屡次陷入循环的路径。 行走数小时后,体力开始急剧下降,潮湿的空气透不过气,脚下常被藤蔓绊住,四周虫鸣不断,时不时有不明蛇类钻出灌木,他清楚,在这片生机勃勃却又危机四伏的林子里,任何一次轻率的判断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但他咬牙坚持着,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必须出去”,饥饿感像锥子般刺痛内脏,他甚至开始回想起训练中关于野外求生的每一条原则。 渐渐地,天色暗了下来,林中变得阴沉而压抑,他倚靠在一棵树下休息,喉咙干裂,四肢酸痛,意识变得模糊,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知道每一次迈步都越来越沉重。 就在他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刻,一声低沉的牛叫划破山林的沉寂,他猛然睁开眼,确认那不是幻觉,而是真实存在的声音。 这声牛叫仿佛点燃了他心中的微光,他强打精神,顺着声音艰难前行,途中还看见几处新鲜的牛粪,证明这头牛并非野生,而是人为饲养。 他沿着脚印和林间被踏平的小径前进,终于在山脚的一块开阔地带,看到一头黑牛低头吃草,旁边站着一个瘦小的孩子,孩子背着一个破旧的书包,警惕地望着这位满身泥泞的陌生人。 徐勇凌努力压抑激动的情绪,他用手指在地上写下几个字,试图表明身份,虽然对方未必识字,但他看出了眼前这个人不是坏人,更不是危险分子,孩子没有说话,回头牵起牛,示意他跟上。 他们翻过一道小山坡,走进一个隐在山中的村庄,黄土筑成的房屋零散分布,一切都显得原始而简朴,孩子带他进了家门,自己熟练地生火煮饭,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蛋炒饭端了上来。 这顿饭没有佐料,没有油星,只是白米饭拌着鸡蛋,却是徐勇凌这辈子吃得最香的一餐,饭后,孩子又带他走了一段山路,到达村公所,工作人员在听完他的讲述后立即联系军方,当天深夜,部队派出的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他安全带离。 这场事故最终被列入内部档案,相关细节一度被保密,他只记住了山村的模样和那个孩子的轮廓,多年后,徐勇凌转任教官,逐渐淡出飞行岗位,但那段记忆从未离开过他的脑海,他始终想再见一次那个孩子,向他亲口说一声感谢。 直到2016年,徐勇凌退役,终于有机会通过媒体发布寻人信息,经过地方政府和热心群众的协助,他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孩子,已成中年农人的尹正海。 他们在云南再次相见,两人久久握手无言,尘封多年的谢意终于得以倾诉,那一刻,三十年前的山林、牛叫声和那碗蛋炒饭,仿佛就在昨日。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坠机遇险!歼-10首席试飞员寻29年前救命恩人》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星

历史趣闻星

如星闪耀,点亮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