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了1000多天,美国终于发现不对劲: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当战争的硝

蕊蕊聊过去 2025-07-08 13:19:56

仗打了1000多天,美国终于发现不对劲: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   当战争的硝烟弥漫超过1000天,美国终于察觉,他们的路子好像走歪了。巨额军援砸下去,制裁牌打得飞起,可战事还是胶着,国内物价飙升,盟友也开始动摇。而反观中国,三年前就定下的策略,如今被事实证明是高明的一步棋,稳稳占住了先机。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打响,已超过1228天,成为二战后欧洲最持久的战事之一。俄罗斯原本指望速战速决,美国则想着通过军援乌克兰和制裁俄罗斯来掌控局面。可现实却让双方都始料未及。俄军推进受阻,后勤补给跟不上;乌克兰靠着西方支援苦撑,但物资消耗远超预期。美国光是援助乌克兰就掏了1750多亿美元,其中1060亿是直接砸进去的军援。结果呢,战场没见分晓,自家通胀倒是蹭蹭上涨,面包牛奶都贵得让人咋舌,民众上街喊着“别再烧钱了”。   美国一开始信心满满,觉得武器加制裁就能压垮俄罗斯。可1000多天过去了,俄罗斯经济没崩,反而靠着跟中国的贸易顶住了压力。到了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终于坐不住了,公开说这仗“打不下去了”,开始推停火谈判。比如2025年3月在吉达抛出的30天停火计划,还有联合国大会上那份不提乌克兰主权的决议,闹得跟基辅和欧洲盟友关系都僵了。   从冲突一开始就没掺和选边站,坚持中立,喊着和平对话。有人当时还觉得这太“低调”了,可现在看,这步棋走得太妙了。先说经济,西方制裁俄罗斯,等于给中国开了个大口子。中俄贸易2023年就冲到2400亿美元,2024年又涨到2448亿。天然气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往中国送,石油也源源不断。中国卖给俄罗斯的机床、电子元件,既保住了市场,还稳住了供应链。再看军事,俄乌战场成了中国观察的“活教材”。       外交上,中立不站队,让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眼里成了靠谱伙伴。“一带一路”继续推,金砖国家扩员,沙特、巴西这些大国跟中国越走越近。2023年沙特签下能源大单,巴西跑来谈农业合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对比之下,美国忙着拉帮结派,欧洲忙着内讧,中国却用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赢得了尊重。     这场仗打到今天,美国的短板暴露得一清二楚。军援乌克兰烧钱无数,西方高科技武器也没能扭转局面,反而让物资短缺更严重。制裁俄罗斯效果打了折扣,因为中国等国的贸易让俄罗斯缓过气来。2025年2月,美国民调显示,支持继续援助乌克兰的人越来越少,共和党和民主党还在北约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德国迟迟不给导弹,法国左右摇摆,美国的领导力明显不如从前。       中国中立带来的好处却是实打实的。中俄贸易不光稳住了能源,还推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2023年初,人民币在俄罗斯贸易里的占比从2%跳到30%,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外交上,中国还跟巴西一起发声明,支持和平谈判,摆明了要在国际舞台上多发声。     这场冲突让美国看清了,硬碰硬不一定管用,反而把自己拖得够呛。中国三年前选的路,既保住了自己,也给世界和平出了力。全球格局正在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日子不好过了,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这份冷静和远见,真不是盖的。说到中俄关系,我们一直保持友好合作,朝俄也是如此,这点绝不能动摇。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