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中举三月,即被判死刑,姐姐两次进京伸冤,终得沉冤昭雪。
1873年,春风得意,杨乃武金榜题名,这喜悦仅仅持续了三个月便戛然而止。一场突如其来的谋杀指控,将他推向了命运的悬崖边。他与一位名叫毕秀姑的女子,江湖人称“小白菜”,一同被指控犯下命案,面临即将到来的死刑宣判。 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面对弟弟的危难,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家族的重担。她两次踏上漫漫的京畿之路,怀揣着对弟弟清白的坚信,一次次地向朝廷控诉冤情。七次审理,结果却始终如一,弟弟的命运似乎已成定局。
在绝望之际,转机出现了。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一位以正直闻名的清流大臣,在1877年杨乃武案复审期间,敏锐地察觉到了案件中诸多疑点,并向朝廷直言不讳地指出案件的草率与不公。这番话语,如同惊雷般震动了紫禁城,慈禧太后震怒之下,连发数道谕旨,下令彻查此案。
这场彻查,不仅拯救了杨乃武和“小白菜”,也让百余名失职官员受到了严惩。 重新审理的结果令人震惊:葛品连的死因并非中毒,而是患上了当时较为常见的细菌性痢疾。 余杭知县刘锡彤为了迅速结案,枉顾事实,草率定罪,酿成了一场巨大的冤案。
真相大白之后,社会舆论哗然,谴责之声不绝于耳。 慈禧太后顺势整顿官场,借此机会惩治了一批腐败官员。杨乃武和“小白菜”最终洗脱了罪名,保全了性命。 这场冤狱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杨乃武出狱后,已鬓发斑白,放弃了仕途,回归故里潜心研究农桑技术,于1914年去世,享年74岁。“小白菜”虽然免于一死,却饱受流言蜚语的困扰,最终遁入空门,于1930年圆寂,享年76岁。而丁宝桢因其正直敢言,名声更盛,于1886年病逝,享年66岁;刘锡彤则被罢官,从此销声匿迹。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不仅是一起令人扼腕的冤假错案,更折射出晚清时期司法黑暗的现实:地方官吏为求升迁,草菅人命;刑讯逼供屡见不鲜;上层官员漠视民生,直到舆论压力巨大才有所作为。杨菊贞的执着与丁宝桢的仗义,最终才使得正义得以伸张。这只是众多冤案中幸运的一例,更多冤屈则未能得到平反。 这段历史,提醒着我们:公平正义并非唾手可得,需要人们的勇敢争取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