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新婚才十天,西藏军区汽车兵张良善就接到归队命令,不得不匆匆离家,可十

万物知识局 2025-07-08 10:01:23

1992年,新婚才十天,西藏军区汽车兵张良善就接到归队命令,不得不匆匆离家,可十个月后,当他归来时,等待他的却是妻儿的坟墓,他跪在墓前,失声痛哭,悲痛万分。   “组织需要我,必须马上走”   1992年春节刚过,陕西安康某部队家属院张灯结彩。   26岁的张良善披着大红花,把新娘何桂丽抱进婚房。   这个18岁入伍、在青藏线上跑了八年运输的“老兵”,第一次尝到家的温度。   可蜜月还没过完,他就接到了部队的电话。“新藏线遭暴雪封山,沿线部队断粮三日,速归!”   指导员看着这个新郎官,话到嘴边又咽下。   他知道张良善刚在老家办了三天流水席。   可新藏线是西藏的生命线,70%的物资靠这条路运输,封山就意味着前线数千官兵要挨饿。   新藏线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地一半,汽车兵们管这叫“生命禁区”。   他带着车队闯过达坂,在零下30度的暴风雪中挖开十米高的雪墙。   最险的一次,车轮距悬崖不足半尺,他趴在发动机盖上修了四个小时车。   五个月后,一封家书让这个硬汉红了眼眶。   何桂丽在信里夹着B超照片:“孩子会踢我了,我给他取名张新藏,等他长大要告诉他,爸爸修的路通向天安门。”   张良善把照片贴在驾驶室,每次经过海拔5248米的界山达坂,都要按三声喇叭,这是他和妻子约定的暗号。   预产期临近时,张良善正执行特殊任务。   他不知道,此时安康县医院里,何桂丽已出现严重妊娠高血压。   医生拿着病危通知书问:“保大还是保小?”护士看见这个军人妻子颤抖着手,在“保大”选项上画了圈,又用尽力气在旁边补了句:“若遇不测,请将遗体火化送回高原,他想我的时候,能看见雪山。”   孩子出生时,张良善正困在唐古拉山的雪窝里。

他用铁锹挖开齐腰深的积雪,把冻僵的脚指头塞进怀里焐热。   三天后车队脱困,他接到的却是母子双亡的噩耗。   这个在达坂上摔断七根肋骨都没吭声的汉子,抱着电报蜷缩在车底,哭声像受伤的野狼。   在妻子坟前守了七天七夜后,张良善重返青藏线。   二十年后,当记者在阿里军分区仓库找到这位少将时,他正蹲在解放卡车前教新兵修车。   仓库墙上挂着泛黄的B超照片,照片下压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只有一句话:“桂丽,新藏线全线贯通了,你看见了吗?”   这个把半辈子献给高原的军人,至今保留着两个习惯。   每年清明在妻子坟前摆副碗筷,每次出车经过界山达坂,都要按三声喇叭。   他说:“这第一声是报告出发,第二声是报平安,第三声……是替那些长眠在雪山下的战友,再看看他们用生命守护的河山。”

0 阅读:158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