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进入南京,让太平军帮自己运输金银财宝,然后找个机会放走,城内并没出现激烈巷战

夜听历史 2025-07-07 23:08:31

湘军进入南京,让太平军帮自己运输金银财宝,然后找个机会放走,城内并没出现激烈巷战。至于城内10万精兵拒绝投降,被湘军消灭,曾国藩说了假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南京陷落,湘军一边劫掠,一边纵火焚烧。太平军没有主动出击,他们只是闭门自守。此时,如果曾国荃能下令安民,或者湘军纪律严明,太平军余部可以传檄而定。 湘军想要劫掠,太平军担心生命安全,只能反抗。湘军分开行动,一心为了城内财富,这才导致在战斗中被击杀,死伤不少。 如果太平军不反抗,或者配合湘军劫掠,情况又怎样呢?赵烈文如是说:“精壮长毛,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放。” 湘军很务实,战斗会有伤亡,得不偿失。精壮太平军,湘军让他们帮忙把财宝运输到城外,或者带着他们去挖掘宝藏。此后,湘军随便找了理由,或者假装看不见,让太平军自谋出路。 南京城破那会儿,湘军和太平军之间压根儿不像你死我活的死对头,倒像做买卖的生意人。精壮太平军扛着大包小包的金银珠宝,给湘军当苦力运出城,还能指着地窖藏宝的位置换条活路。 赵烈文在日记里写得明明白白:湘军得了财宝就“纵放”这些人。啥巷战?压根儿没影!尸体堆里九成是老弱妇孺,青壮太平军早跑没边了。 曾国荃要是真想安民,太平军余部怕是传张告示就能收编。可湘军进城图啥?欠了几年军饷,眼珠子早被天王府的金山照绿了! 士兵拎着竹筐挨家扫荡,连死人嘴里的金牙都撬。萧孚泗这些将领更绝,挖出洪秀全的窖金用几十艘船往老家运,转头买田当土豪。你说太平军能咋办?闭门自守?湘军踹门就砍人;帮着运财宝?命是能保住,可南京城的老百姓呢? 这买卖背后全是血账:湘军放太平军苦力一条生路,转头把刀对准更弱的。老人走不动路、小孩哭闹碍事? 砍!赵烈文亲眼见两三岁幼童被湘军当靶子戳,老太太挨十几刀惨叫等死。妇女四十岁以下的全被掳走,连曾国藩亲信李臣典都“夜御十女”活活虚脱而亡。放几个苦力换整城财宝,这笔账湘军算得门儿清! 太平军配合劫掠就能活命?没错,可代价是帮凶屠刀挥向同胞。湘军让他们扛着从王府抢来的绸缎玉石出城,脚底下踩的是秦淮河漂满的浮尸。这“务实合作”的本质,是让幸存者踩着乡亲的血活命——活下来的人,脊梁骨早被金银压断了。 曾国藩的谎撒得比天高。奏折里吹“毙贼十余万”,实际太平军守军早饿得只剩四千人。杀谁?杀的是饿得抓树皮的百姓!屠城后南京人口从百万掉到十万,河道堵满尸首臭得没法喘气。他急着处死李秀成,就为灭口屠城真相。啥“中兴名臣”?屠夫擦擦血手照样写家训! 咱们说句实在的:湘军这套“劫财放人”,哪是啥战场智慧?分明是把人性明码标价。精壮太平军能扛包挖宝,命算值钱;老弱妇孺榨不出油水,命如草芥。太平天国喊着“有田同耕”起事,结果王爷们盖王府比皇宫还阔;湘军标榜“理学治军”,进城比土匪还狠。两个烂透的阵营,苦的全是老百姓! 谭嗣同三十年后路过南京,老人还在哭诉:“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金陵遂永穷矣!” 这哭声响到今天都在问:乱世里人命分三六九等,活下来的“聪明人”,真能心安理得吗?

0 阅读:145

猜你喜欢

夜听历史

夜听历史

夜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