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捡钱啊!”7月5日,浙江,一男子在家里午睡的时候,被树上的知了猴吵的睡不着,于是他一气之下,拿起一根长杆子就去抓知了猴,结果10分钟就抓了整整一大袋子,带到餐厅后才得知,这东西收货300元一斤!网友:这简直是“会飞的黄金”!
七月初的浙江,烈日高悬,空气中都是滚烫的热浪,蝉声更是从清晨持续到日落,尤其到了中午,嘈杂得几乎盖过了一切声音。
男子林先生原本是想在午饭后小睡一会,结果刚躺下没几分钟,就被窗外树上此起彼伏的蝉鸣吵得心烦意乱,翻来覆去根本无法入睡。
窗外那棵老香樟树上一堆知了猴,一个个像是开了大会,鸣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气的林先生觉也不睡了,立马起身叫上朋友,一起抓知了,立志要将家旁边树上的所有知了都收入囊中,毕竟这个季节,知了在当地可是一道限时返场的美味佳肴。
拿出去卖还能赚不少钱呢,甚至堪比打工,到时候,既赚到了钱,耳根子也清净。
于是说干就干,他和朋友们拿上一个足够长的竹竿,竹竿上面沾着一个绿色的橡胶球,有着极大的吸附能力,只要碰着知了,那知了将插翅难飞。
几人分工明确一个人专门抓,一个人拿着塑料袋子装,还有一个拍着视频,记录他们的收获,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不抓不知道,一抓吓一跳,树上的知了数不胜数,树上的知了猴简直密密麻麻,几乎每一根树枝上都趴着好几个,根本抓不过来,林先生拿着长杆子随手一戳,便能抖下一只,两只接着两只,没一会功夫竟然抓了满满一大袋。
本以为只是出了一口闷气,顺便抓点“童年回忆”,虽然能卖钱,也卖不了几个钱,结果真正让他震惊的,是后来带着这袋“战利品”去附近餐厅的时候。
他原本只是想问问店家能不能帮忙加工,结果老板一看眼睛都亮了,原来这东西我们按市场价收,一斤300元,林先生听得一愣,心里一阵惊喜。
得知这个高价后,他现在和朋友天天约定好时间,出来抓知了。借此赚个外快,这比上班还快,真的是捡钱一样。
知了猴,也叫蝉蛹,是蝉蜕变成成虫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这种昆虫近几年悄然走红,从早些年路边摊上的小吃,逐渐走入高端餐厅的菜单,成了不少食客追捧的“夏日限定”。
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每逢入伏前后,许多人会成群结队带着工具进山、入林专门去捕知了猴。一些老手甚至总结出“黄金三小时”——深夜11点至凌晨2点,是最容易抓到的时间段。
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一些收购商干脆直接蹲点在树林附近,看到有人抓到成袋的知了猴,立刻上前询价回收。有人把它当副业,也有人全职干起了“蝉捕人”的活,一晚能赚几百甚至上千元。
今年也是如此,不少新闻报道,很多外地人为了赚点钱,不惜跨省来到浙江抓知了卖,赚够了外快,还能在当地玩一趟再回去,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知了猴虽然是高蛋白,堪比小龙虾的地位,但是如果对高蛋白过敏的人群,还是不要吃的为好,前两天还有一女子因为吃知了猴过敏,差点丢了小命。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