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连乌克兰都打不赢,为何依然被公认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俄乌战争的新闻了,不是俄乌停战了,他俩还在“激烈”地互相攻防,但是3年多了,大家都麻木了,再也不想看每天攻占一个村、推进几公里的新闻了。那么,现在的俄罗斯还算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六年时间。对比起来,俄乌战争推进速度实在太慢。连不少网友都说,这场仗变成“蹲坑烂仗”。
这也让很多人产生质疑,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力量,怎么连乌克兰这么久都没打下来?
放眼全球,俄罗斯的家底儿确实厚实,坦克数量15500辆,比美国多了快一倍!S-400防空系统、苏-57隐身战机等装备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不错的口碑。核武器更是“王炸”,战略火箭军装备的现代化率早就100%了,光现役核弹头就有4380个,其中1710个陆基导弹更是随时能发射。
就比如那个“亚尔斯”洲际导弹,射程1.05万公里,能携带10个分导弹头,每个弹头当量750万吨;还有“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射程达1.8万公里,从本土发射就能覆盖全球所有角落,这种战略威慑力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
可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是单纯靠装备,俄军一开始快速推进,但没想到后勤跟不上,油罐车三天两头被乌军无人机炸,2024年11月乌军一仗就炸了俄军124辆燃料运输车,占当天损失车辆的六成,铁路渡轮更惨,刚装满油就被导弹击沉,连刻赤海峡的运输线都瘫痪了,才导致前线战场频频出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常规武器不是挺厉害的吗?咋就打不过乌克兰呢?速战速决也行呀!说到底,武器厉害跟军力强悍,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就说坦克吧,俄罗斯虽然有15500辆,但很多都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保养维护跟不上。美国《福布斯》就爆料,俄军“白杨”导弹因为固体燃料过期,弹体材料老化,差点在试射时解体。连导弹都能过期,坦克、装甲车的状况能好到哪儿去?
再看看乌克兰这边,背后站着整个西方世界。德国送“豹1”坦克,意大利批2025年前的军援,美国送海马斯火箭炮,连波兰的PT-91坦克都开上了前线,严重延缓了俄军的推进速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俄乌战争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较量,还涉及到信息战、网络战、电子战等多个领域。俄罗斯虽然在电子战方面有一定优势,比如“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成功干扰了乌克兰的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但乌克兰也在不断学习和反制。双方在电磁领域的较量,让战争变得更加胶着。
更不用说俄罗斯的目标不是完全占领乌克兰,而是实现一定的战略诉求,比如保护顿巴斯地区的俄罗斯族居民、削弱乌克兰的军事能力等。这种有限的目标,使得俄罗斯在战争中有所克制,没有采取全面动员或使用极端武力(如核武器)。
其实,俄罗斯的军事地位就像一棵大树,核武器是树根,常规武器是树干,后勤和战术是树枝。就算树枝被折断了几根,只要树根还在,大树就倒不了。再说了,军事排名又不是选美,比的不是谁打架好看,而是谁家底厚、拳头硬。俄罗斯的核武库、庞大的装备存量、还有那1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都是它稳居第二的底气。
当然,这也不是说俄罗斯就没毛病。后勤拉胯、装备老化、战术僵化,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您想想,哪个武林高手没几招破绽?关键是人家有“保命绝技”。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平时看着普普通通,真到生死关头,一掌就能拍出十丈开外。
俄罗斯现在还算不算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第二的含金量,可能得打个折扣。不过话说回来,就凭那1710个核弹头,谁敢真把它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