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安子修)今年是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周年。中国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绿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减量,从“绿”电点亮生活到开发节能建筑等,以实践书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答卷。而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算力也作为当前热门产业备受科技界关注。不过,如何解决大规模智算训练中的能耗问题,也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大考”。中国电信以多种技术手段赋能算力绿色化发展,让发展AI与环保“两手抓”。
创新发展绿色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算力的核心载体,其能耗问题目前备受关注。中国电信致力于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从多个维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让算力训练更科学。
在青海,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是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的零碳大数据中心,绿色、零碳、可溯源是该数据中心的关键特征。中国电信深度耕耘绿色算力技术,目前已建成标准机架7550架,具备总出口带宽6.2T,具备智算算力超500PFlops;在节能技术方面采用直接蒸发冷却模式、间接+直接蒸发冷却模式、制冷模式等新型技术,全年314天不开启空调压缩机,PUE为1.13,重点指标和核心技术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无独有偶,在宁夏,中国电信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宁夏·中卫)节点则借鉴了国内外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先进设计、建设和运营理念,依据国际数据中心Tier3标准建设,采用全自然风冷却技术,年平均PUE值不高于1.2,在保证绿色低碳的同时,亦具备强大训推能力,能够承载中国电信天翼云、信创云、医疗云、超算中心等业务。
升级节能技术,提升算力效能
要让每次运算的功耗更低,就需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技术,降低系统产生的热能。为降低通信网络及相关设备的能耗,中国电信于各地大力推动节能技术创新,取得了许多丰硕成果。
在中国电信京津冀智算中心,这里的冷站被填满了许多色彩分明的供水管路。通过这些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的管道,空调用水能够实现高效循环,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精心设计的水冷系统得到释放,从而保障服务器平稳运转。根据相关数据表明,采用冷板式液冷技术,年节约用电量可达亿千瓦时,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当可观。
而在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先进的自主液冷智算集群能够在空调、电源和智能化方面进行多方位节能优化。例如,其采用48kW功耗的液冷机柜,结合冷板式液冷技术,省去传统冷水机组;使用闭式冷却塔提供冷却水,减少污水排放;采用了两套2500kVA一体化电源,内含多套UPS系统以满足液冷、风冷机房及空调设备的供电需求。此外,智算中心打造了智能化监控系统,确保机房运行的高效与可靠。
打造低碳应用,注入绿色动力
实际上,除了智算中心的“绿色变身”外,积极探索清洁能源、低碳技术在通信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也是中国电信的重要实践。
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中国电信通过分布式太阳能电站、风力发电场等,将清洁能源接入部分数据中心的供电网络,还配备了储能设施,在能源供应过剩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或清洁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电能,有效保障了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在低碳技术应用领域,中国电信为地下停车库推出了绿色照明一体化节能解决方案,能够智能亮灯,精准节约用电,使得停车场的能耗降低80%。此外,中国电信还为码头打造集装箱自动化能力,依托5GSA组网,打造绿色港口,以信息化手段赋能行业生产。在绿色产品生态领域,中国电信以零碳云为算力载体,打造绿色云电脑,具备低能耗、绿色桌面环境等特点,使算效提升30%。此外,还聚焦低碳办公场景,推出天翼云盘绿色空间产品等特色应用,助力节能减排。
转自:晓说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