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崇禧最后能投诚起义,1955年时能给他授予什么军衔? 在渡江战役打响前夕,毛主席曾给国民政府桂系将领白崇禧和李宗仁开出过优厚的条件劝他们投诚起义,甚至允许他们起义投诚后延迟广西省一年推行解放军的军事制度和土改制度。 1949年1月份时,是白崇禧主动派参谋刘仲容到北京拜见毛主席和周总理想与中共议和,因此毛主席就开出了要求白崇禧起义投诚的条件。 毛主席是想与白崇禧做君子协定,允许白崇禧起义投诚后继续统兵,甚至可以让他统领更多的军队,毛主席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希望和平解决桂系军阀,让人民少受损失。 即便在渡江战役进入尾声,解放军大胜时,中央军委都还想再给白崇禧一次机会,曾让白崇禧的旧部已经起义的张轸密电告知他“请审时度势,进行妥协。” 只不过最后白崇禧没有听劝,听了蒋介石让他去台湾当国防部长的谎言,结果到了台湾之后,他的处境只比被软禁的张学良略好一些,连出门买菜都要受到特务监视,还被蒋介石抹了一身污名,可以说晚年并不太好。 那么话说回来了,以白崇禧的资历,如果他真的听劝起义投诚的话,1995年他会被授予什么军衔呢? 参考一下1955年大授衔时,原国军起义投诚将领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三人在1955年时授衔最高,都是新中国开国上将军衔,而三人在国军中的威望资历都远不如白崇禧,陈明仁还属于白崇禧的直属下属。 而国民党这头起义投诚职务最高的人当属程潜、唐生智、傅作义,其中程潜和唐生智原来在国军中都是一级上将,与白崇禧的一级上将军衔一样,傅作义则是二级上将,比他们略低一些。 三人在建国后都脱离军界改为政工领导,其中傅作义职务是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兼水电部长,程潜和唐生智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省长、副省长兼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但不能把白崇禧按照程、唐、傅三人的任职来参考,毕竟毛主席是曾允许白崇禧起义后可以继续统军,那就意味着白崇禧如果起义投诚,还是要继续在军界干的。 率10万国军起义和平解放新疆的陶峙岳在国军中是中将军衔,远不及白崇禧,1955年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而白崇禧当时手里掌控着30万国军,如果真要起义,以他的资历和率部起义人数都远高于陶峙岳,1955年授衔时,元帅肯定轮不到他,但估计他至少要被授予大将军衔。
1969年,粟裕给老部下许世友打了个电话,说“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关照一下”
【4评论】【20点赞】
开开~玩笑
在国内就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