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越来越露出两面派本质,既呼吁大陆与同属中华民族,又强调统一要尊重人民意愿。

阿智通鉴 2025-07-01 12:23:23

马英九越来越露出两面派本质,既呼吁大陆与同属中华民族,又强调统一要尊重人民意愿。马英九的做法很会做人,一方面迎合大陆民众,另一方面迎合台当局洗脑出来的民众。现在年轻人统一的意愿低迷,马英九的意思是,不愿统一就不统一,很明显属于两面派,玩两面好。   马英九那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两个地区”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挺中规中矩,可仔细琢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种表述表面上承认一中原则,实则暗藏玄机。它将台湾与大陆置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刻意模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国际共识,本质上是在否定大陆政权的合法性。   更值得玩味的是,马英九任内提出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看似维持现状,实则为“台独”势力留下了喘息空间。他任内虽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却对台当局在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小动作视而不见,导致台湾青年一代在“天然独”的洗脑环境中成长,统一意愿持续低迷。   这种两面性在马英九卸任后的言行中愈发明显。他一方面频繁访问大陆,在公开场合强调“九二共识”和中华文化认同,甚至在敦煌演讲时脱稿呼吁“和平民主统一”;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统一需尊重台湾民意”,将统一进程的主导权完全交由被民进党长期洗脑的台湾社会。这种逻辑的荒诞之处在于,当台当局通过修改课纲、扭曲历史叙事制造“民意”时,马英九的“尊重”实则是对分裂现状的变相纵容。正如国台办所指出的,台湾前途应由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决定,而非某一地区的单方面意志。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马英九的政治算计始终围绕着“骑墙”展开。他清楚大陆对“台独”的零容忍底线,却又不愿彻底得罪岛内深绿势力。例如,他任内虽签署ECFA协议,却拒绝推动政治谈判;卸任后虽批判民进党“抗中害台”,却在关键议题上与绿营保持默契——当台当局废除“课纲微调”、强化“台独”教育时,马英九并未像卸任后访问大陆时那样高调发声。这种选择性的“促统”姿态,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两岸政治光谱中的“中间派”形象,既捞取大陆的好感,又避免触怒岛内民粹。   从历史维度看,马英九的两面性并非偶然。国民党自李登辉时代起就陷入“统独”模糊的困境,马英九的“一国两区”论实则是李登辉“特殊两国论”的温和版。他试图在“中华民国”的壳子里寻求两岸关系的“新定位”,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国际社会早已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最终只会让台湾在“维持现状”的迷思中离统一渐行渐远。正如岛内有识之士所批评的,马英九的“拖字诀”看似稳健,实则是对民族大义的背叛。   在台海局势日益严峻的当下,马英九的两面派本质愈发清晰。他既想享受大陆惠台政策的红利,又不愿承担推动统一的历史责任;既想在两岸民间交流中扮演“和平使者”,又不敢触碰台当局的“台独”禁忌。这种首鼠两端的姿态,最终只会让台湾在大国博弈中沦为棋子。真正的促统者,应当像洪秀柱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而非在“民意”的幌子下为分裂势力背书。   历史终将证明,任何试图在统一问题上“和稀泥”的政治投机,都将被时代的浪潮无情冲刷。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鲸落

鲸落

2025-07-01 12:52

蓝皮绿骨跑来蹭饭 大家都不摆他了 什么玩意儿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