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看中国这边。中国高速收费却亏钱,核心问题出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的模式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开始建高速时兜里没钱,只能靠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凑钱。这些钱可不是白借的,每年光利息就得还几千亿。就拿2021年的数据来说,全国收费公路总支出1.29万亿,其中3426亿是利息,7164亿是本金,光还债就占了总支出的82%。剩下的钱还要养路、发工资、交税,最后算下来,当年亏了6278亿。这还只是一年的窟窿,过去8年累计亏空6万亿,相当于每天烧掉20亿。 为啥债这么重?因为中国高速修得太猛了。从2010年到2021年,高速公路里程从7.4万公里涨到16.1万公里,翻了一倍多。这些路可不是全修在北上广深,很多都通到了大山里、戈壁滩。比如云南的杭瑞高速,穿过横断山脉,桥隧比超过50%,一公里造价能顶上平原地区的三倍。这些路车流量少,收费根本覆盖不了成本。2021年,全国高速平均每公里收费38.7万元,但养护和还贷成本却高达77.2万元,等于每跑一公里就亏38.5元。 再看美国。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秘诀藏在“燃油税”里。美国司机加油时,每加仑汽油要交18.4美分的联邦燃油税,各州还会再收10-30美分不等。这些钱全部进入“公路信托基金”,专门用来修路养路。2021年,美国燃油税收入超过400亿美元,足够覆盖高速维护和部分建设费用。而且美国高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海岸人口密集区,车流量大,每公里维护成本比中国低得多。 不过美国也有难言之隐。燃油税从1993年就没涨过,现在实际购买力只有原来的60%。再加上电动车越来越多,烧油的车少了,燃油税收入逐年缩水。2025年,美国公路信托基金预计缺口将达120亿美元,部分州已经开始试点按里程收费。但即便如此,美国高速的财务状况还是比中国好得多,因为人家没有巨额债务包袱。 两国差异的本质,是发展阶段和政策导向的不同。中国修高速是为了“要想富,先修路”,哪怕亏钱也要把路通到老少边穷地区。比如新疆的京新高速,穿越无人区,通车后把新疆到北京的时间缩短了10小时,带动了沿线经济,但每天通行车辆还不到1000辆。这种路放在美国,资本家根本不会修,但中国政府愿意砸钱,因为社会效益比短期盈利更重要。 美国则是“谁用路,谁掏钱”,通过税收把成本分摊到每个司机头上。这种模式效率高,但也导致中西部地广人稀的地方高速年久失修。2023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给全国高速打了C-的评分,32%的路段路况不佳,每年因为堵车和事故损失1660亿美元。 说白了,中国高速是“国家兜底的基建工程”,美国高速是“用户付费的商业项目”。一个求公平,一个讲效率,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国情的选择。现在中国也在想办法破局,比如发行专项债券替代银行贷款,降低利息成本;推广ETC提高通行效率;在车流大的路段试点差异化收费。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普及,中国可能也会学美国开征“里程税”,但这需要时间和技术支持。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7-01 10:52:19
0
阅读:1